[发明专利]一种可避免显色和褪色电性衰减的柔性显示屏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61564.6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0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宋爱民;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嘉源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53 | 分类号: | G02F1/153;G02F1/155;G09F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褚庆森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开拓路2***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显色 褪色 衰减 柔性 显示屏 | ||
本发明的可避免显色和褪色电性衰减的柔性显示屏,包括电致变色层、离子运输层、离子存储层以及下基底和/或上基底,特征在于:电致变色层上设置有上缓冲区,离子存储层上设置有下缓冲区;电致变色层经上缓冲区与电极相连接,离子存储层经下缓冲区与电极相连接。本发明的可避免显色和褪色电性衰减的柔性显示屏,通过设置缓冲区或隔离层,极大地增加了电致变色层和离子存储层与电极之间的距离,本应该仅保留在电致变色层和离子存储层中的粒子,不会扩散至以往的上、下导电膜,使其长时间显色以及褪色、显色频繁交替的过程中,不会造成显色、褪色的时间延长,具有优良的褪色、显色效果,避免了显示屏的电性衰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致显色屏,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可避免显色和褪色电性衰减的柔性显示屏。
背景技术
柔性显示材料可构成电致显色屏,其利用显示材料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光学吸收或反射率的变化进行显色,电致显色屏可用作防伪屏等。电致显色屏的基本结构由上电极、下电极及夹在两电极之间的工作层组成。对于单次验证的防伪标签来说,由于仅施加一次电压,防伪屏显色后不再褪色,不存在显示屏显色、褪色交替更迭的现象,故单次显色的电致显色屏不存在显色延迟的现象。
但对于需要在显色、褪色之间切换的电致显色屏来说,在显示屏处于显色状态一定时间段后,再次加电使其褪色、显色的过程中,其褪色、显示所花费的时间明显延长,我们称之为电性衰减,造成电性衰减的原因是由于显示屏在加电显色过程中工作层中的粒子进入(或称之为扩散)上电极或下电极中造成的,这种显色、褪色所需时间延长的现象对刷新显示的显示屏来说是致命的缺陷,为了解决电致显色屏的电性衰减问题,我们给出了一种结构改进的电致显色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可避免显色和褪色电性衰减的柔性显示屏。
本发明的可避免显色和褪色电性衰减的柔性显示屏,包括电致变色层、离子运输层、离子存储层以及下基底和/或上基底,离子运输层位于电致变色层与离子存储层之间;其特征在于:电致变色层上设置有上缓冲区,离子存储层上设置有下缓冲区;电致变色层经上缓冲区与电极相连接,离子存储层经下缓冲区与电极相连接。
本发明的可避免显色和褪色电性衰减的柔性显示屏,所述上缓冲区与电致变色层、下缓冲区与离子存储层采用相同材料或不同材料;在采用相同材料的情况下,上缓冲区与电致变色层、下缓冲区与离子存储层采用相同的工艺同时制备而成。
本发明的可避免显色和褪色电性衰减的柔性显示屏,所述上缓冲区和下缓冲区分别连接有上电极引出区和下电极引出区,电极与上电极引出区、下电极引出区相连接。
本发明的可避免显色和褪色电性衰减的柔性显示屏,在设置有上基底的情况下,上基底为透明材料。
本发明的可避免显色和褪色电性衰减的柔性显示屏,所述电极从同侧或两侧引出。
本发明的可避免显色和褪色电性衰减的柔性显示屏,包括电致变色层、离子运输层、离子存储层以及下基底和/或上基底,离子运输层位于电致变色层与离子存储层之间;其特征在于:电致变色层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上隔离层,离子存储层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下隔离层,上隔离层、下隔离层上分别连接有电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可避免显色和褪色电性衰减的柔性显示屏,通过在电致变色层和离子存储层上分别设置上缓冲区、下缓冲区,或者在其外表面分别设置上隔离层、下隔离层,将其通过缓冲区和隔离层与电极相连接,这样,与现有的电致显色屏相比,极大地增加了电致变色层和离子存储层与电极之间的距离,在上、下导电膜长时间加电压而显色工作的过程中,本应该仅保留在电致变色层和离子存储层中的粒子不会在电场的作用下,扩散至以往的上导电膜或下导电膜中而滞留在其中;本发明的电致显色屏,长时间显色以及褪色、显色频繁交替的过程中,不会造成显色、褪色的时间延长,具有优良的褪色、显色效果,避免了显示屏的电性衰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电致显色屏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嘉源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嘉源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15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订单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星火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