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具有促生作用的氢氧化细菌zw-26及其分离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61516.7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5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卫;李璐璐;刘瑞瑞;李志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02;A01N63/02;A01P1/00;A01P3/00;A01P21/00;C05F11/08;C12R1/38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2 | 代理人: | 谢钢 |
地址: | 71006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氢氧化细菌 保藏 促生 中国典型培养物 筛选 气相色谱法 重金属胁迫 豆科植物 分离培养 分析比较 根际土壤 假单胞菌 培养装置 幼苗生长 培养基 矿质盐 强氧化 富集 菌株 吸氢 白菜 细菌 生长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氢氧化细菌假单胞菌Pseudomonas zw‑26,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8639。本发明还公开了从不含吸氢酶的豆科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培养出该氢氧化细菌的方法,首先是利用持续通H2的培养装置和矿质盐培养基实现对氢细菌的富集、分离和培养,并通过气相色谱法筛选具有较强氧化H2的菌株。分析比较其生长指标,最终筛选出一株能够在重金属胁迫下保护白菜幼苗生长的氢氧化细菌,为氢氧化细菌对植物的促生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氢氧化细菌zw-26及其分离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种不含吸氢酶的豆科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培养出的氢氧化细菌假单胞菌(Pseudomonas)zw-26,该氢氧化细菌zw-26菌株于2018年9月19日在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物中心保藏,其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8639。
背景技术
由于人为的活动,例如自然资源的开采、产品加工制造业、现代农业活动和能源制造,导致释放的重金属对自然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常见的污染物有Cd,Pb,Zn,Cr,Cu等。重金属不像有机物,不能被降解为无害的产物,因此一直存留在环境中,对植物生长和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急需找到一种高效、绿色环保的方法。
通过接种植物促生菌(PGPR)、菌根辅助细菌(MHB)、固氮根际细菌、丛枝菌根真菌(AMF)作为定植者和生物肥料来保护植物免受重金属的毒害已经被报道。这些根际微生物与植物相辅相成,不仅在保护植物免受毒害方面有着重要的角色之外,而且还对植物抵抗重金属的毒害表现出实质性的防御,因而提高植物共生关系及植物的产值。
植物与共生根瘤菌的营养物质交换对豆科植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豆科植物的轮作效益主要归功于植物的固氮作用,但研究表明只有25%的效益是因为固氮作用。豆科植物在固氮过程中,根瘤周围会产生大量的H2,一些具有吸氢酶的共生根瘤菌(HUP+)能够使氢气被细菌氧化,减少周围土壤中能量的流失,然而许多共生根瘤菌缺失这种酶(HUP-),从而使大量的氢气释放到土壤中,被周围的氢氧化细菌摄取。已有研究表明H2处理过的土壤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植物促生剂是自然环境中的细菌。
氢氧化细菌属于植物促生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其促生机制的探索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其中氢氧化细菌对重金属的耐受及其对植物的促生少有研究。通过本实验筛选出既能够保护植物免受毒害又能促进植物生长的菌株,以便于研制成为生物肥料菌剂用于农业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氢氧化细菌zw-26及其分离培养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氢氧化细菌在Cr胁迫下对白菜幼苗的促生作用。
本发明实现过程如下:
一种氢氧化细菌zw-26,其分类命名为假单胞菌属zw-26(Pseudomonas sp. zw-26),已于2018年9月19日由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8639。
本发明氢氧化细菌zw-26的分离纯化步骤如下:
(1)样品采集:按常规方法采集生长旺盛且不含吸氢酶的结瘤豆科植物根际土壤;
(2)土壤富集:将采集的土壤样品置于持续通H2的培养装置,富集土壤中的氢氧化细菌;
(3)菌种分离与纯化:土壤稀释涂布于矿质盐培养基平板,置入密闭容器,室温倒置培养,待平板长出明显菌落,挑取单菌落用稀释涂布法进一步纯化;
(4)菌种筛选: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并筛选氢氧化细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大学,未经西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15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酵法制水溶性姜黄素
- 下一篇:一株耐酸产乙偶姻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