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射电沉积3D微细金属增材制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60455.2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82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纪仁杰;张凡;李志建;刘政;卢帅辰;王亚婷;刘永红;金辉;蔡宝平;李小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C25D1/00 | 分类号: | C25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射 沉积 微细 金属 制造 装置 | ||
1.一种喷射电沉积3D微细金属增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控机(1)、三维移动平台(2)、基体(3)、溶液槽(4)、化工泵(5)、乳胶管(6)、碳刷(7)、电极运动装置(8)、流速调节喷头(9)、微细阳极铂电极(10);
所述工控机(1)用作三维运动控制系统,用于接收用户所要求3D增材制造的建模图形数据,自动转换成运动平台以及电极运动装置(8)的运动控制数据,用来控制三维移动平台在X,Y,Z轴方向运动,控制电极运动装置(8)运动实现喷出水流直径的无级调节;流速调节喷头(9)通过支撑架连接到三维移动平台(2)的z轴上;
电极运动装置(8)通过夹具固定到三维移动平台(2)的z轴上;溶液槽微细阳极铂电极(10)的顶端与电极运动装置(8)的夹具相连接,微细阳极铂电极(10)的上部位置设置碳刷(7),微细阳极铂电极(10)通过碳刷(7)与直流稳压电源的正极相连,基体(3)放置在溶液槽(4)中,基体(3)与直流稳压电源的负极相连;微细阳极铂电极用于引导电沉积位置和控制镀液流动速度,镀液从流速调节喷头(9)喷出,在电流作用下镀液中金属离子在基体(3)上进行层层沉积;
流速调节喷头(9)包括:导向管(11)、金属管(12)、喷头外壳体(13);喷头外壳体(13)为中空管,导向管(11)固定在喷头外壳体(13)上部,导向管(11)带有内螺纹,微细阳极铂电极(10)顶端带有外螺纹,两者之间通过螺纹密封固定在一起,微细阳极铂电极(10)下端为锥形,该锥形伸出喷头外壳体(13),微细阳极铂电极(10)下端的锥形和喷头外壳体(13)的下端口配合形成一圆环缝隙,通过电极运动装置(8)带动微细阳极铂电极(10)在导向管(11)的内螺纹中旋转,以调节微细阳极铂电极(10)下端的锥形和喷头外壳体(13)的下端口之间的圆环缝隙的大小,实现喷出水流直径的无级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电沉积3D微细金属增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喷头外壳体(13)上部对称开设有两个入液口,两个入液口通过乳胶管(6)通入镀液,实现镀液的快速流出,乳胶管(6)的另一端连接化工泵(5)的出口;化工泵(5)入口与溶液槽(4)相连接,实现镀液的循环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电沉积3D微细金属增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三维运动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增材制造过程中微细阳极铂电极(10)和生成的构件间的沉积电流,以保持两者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射电沉积3D微细金属增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生成的构件与微细阳极铂电极(10)间距过小时,电流增加,当超过所设定的反馈电流时,三维移动平台会沿z轴抬起,使得电流一直维持在设定值,从而保证微细阳极铂电极(10)和构件之间维持在合适的极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射电沉积3D微细金属增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微细阳极铂电极(10)和生成的构件间距离为0.00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电沉积3D微细金属增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微细阳极铂电极直径为0.005mm,其尖端锥形最小处直径为0.001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电沉积3D微细金属增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镀液为:300g/l的硫酸镍、40g/l的氯化镍和40g/l的硼酸,通过加热搅拌将其溶解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045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动银阳极残极及溶液收集槽车
- 下一篇:一种用于K金电铸工艺的电铸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