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指纹测量装置、指纹识别方法及系统、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60090.3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90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山伟;马俊杰;卢元达;翟明;岂林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解婷婷;曲鹏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纹 测量 装置 指纹识别 方法 系统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指纹测量装置、指纹识别方法及系统、介质。该指纹测量装置包括:光产生单元、分光单元、反射单元、测量单元和光电感测单元,所述光产生单元产生第一光信号平行入射至所述分光单元;所述分光单元将所述第一光信号分为互相垂直的第二光信号和第三光信号,将第二光信号入射到所述测量单元,将所述第三光信号入射到所述反射单元,接收所述测量单元散射所得的第四光信号,接收所述反射单元反射回来的第五光信号,将其入射到所述光电感测单元,所述光电感测单元进行光电转换产生指纹测量并输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降低了对指纹识别手指表面的要求,提高了指纹识别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纹识别技术,尤指一种指纹测量装置、指纹识别方法及系统、介质。
背景技术
指纹识别技术是价格最低廉、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识别技术之一,近些年来指纹识别技术发展迅猛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趋势,目前被广泛用于企业考勤机、智能小区、指纹锁、指纹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卡、司法和金融等许多领域中。未来随着指纹识别技术的日渐成熟和成本的逐渐降低,指纹识别技术在军事和民用等领域中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因此对于指纹识别技术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市场价值。
目前市场上对于指纹识别主要有光学指纹识别、电容指纹识别和超声波指纹识别三种,其中光学指纹识别技术出现的最早,凭借技术成熟和成本低等优点目前已经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指纹识别技术。传统的光学指纹识别方法是基于光的全反射原理,当光线经过玻璃照射到压在玻璃表面的指纹谷位置后,该光线会在空气和玻璃的界面发生全反射从而被反射到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探测器中并形成清晰的指纹图像。而那些经过玻璃照射在压在玻璃表面的指纹脊位置的光线,因不满足全反射条件从而不会发生全反射,因此这些光线就无法在CCD探测器上形成清晰的指纹图像,而是被玻璃与手指指纹脊的接触界面所吸收或是漫反射到其它地方。
但是,上述这种基于全反射的光学指纹识别方法在指纹识别的精度上存在着固有的缺陷,在诸如指纹脱皮、指纹太浅和指纹太干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错误识别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指纹测量装置、指纹识别方法及系统、介质,减少指纹错误识别。
为了达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指纹测量装置,包括:光产生单元、分光单元、反射单元、测量单元和光电感测单元,所述测量单元包括一供用户触摸的测量面,所述反射单元包括一反射面,其中:
所述光产生单元用于,产生第一光信号平行入射至所述分光单元;
所述分光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光信号分为互相垂直的第二光信号和第三光信号,将第二光信号入射到所述测量单元的测量面,将所述第三光信号入射到所述反射单元,其中,所述第二光信号垂直于所述测量面,所述第三光信号垂直于所述反射单元的反射面,以及,接收所述测量单元对所述第二光信号进行散射所得的第四光信号,接收所述反射单元对所述第三光信号进行反射所得的第五光信号,将所述第四光信号和第五光信号入射到所述光电感测单元;
所述测量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分光单元的第二光信号,在所述测量面上发生散射,返回第四光信号至所述分光单元;
所述反射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分光单元的第三光信号,进行反射,返回第五光信号至所述分光单元;
所述光电感测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分光单元入射的第四光信号和第五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产生指纹测量信息并输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产生单元包括激光器、滤波器和第一透镜,其中:
所述激光器用于,产生光信号,将所述光信号入射到所述滤波器;
所述滤波器用于,对所述激光器输入的光信号进行滤波,输出滤波后的光信号至所述第一透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00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