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脂瘦身塑形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59820.8 | 申请日: | 2019-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3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 发明(设计)人: | 罗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翊匀商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H39/04 | 分类号: | A61H39/04;A61M37/00;A61H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经络 点穴 按摩 燃脂精油 塑形 揉搓 新陈代谢 保鲜膜 淋巴管 瘦身 疏通 按压 保鲜膜包裹 双手 肌肤表面 均匀涂抹 身体形态 温热 掌心 去除 吸收 减肥 修正 塑造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燃脂瘦身塑形的方法,点穴增加新陈代谢:按摩师双手揉搓,双手温热时进行点穴按压3~5min;点穴完成之后,按摩师使用燃脂精油进行按摩,取5~15ml燃脂精油置于掌心,揉搓后均匀涂抹于经络刷刷好的肌肤表面,按摩至吸收为止,吸收后使用保鲜膜包裹20min,将保鲜膜慢慢揭开;保鲜膜去除之后,按摩师使用经络刷对全身进行快速疏通淋巴管及经络20~30min,或对需要局部减肥的部位进行快速疏通淋巴管及经络3~5min,完成塑形。本发明使用点穴方法进行按摩,可增加新陈代谢,达到燃脂的效果,通过按摩手法加上燃脂精油按摩以后,再通过经络刷刷完以后可以做一个体形,塑造体形,修正不合适的身体形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瘦身按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燃脂瘦身塑形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己的身材越来越在意,经常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燃脂瘦身塑性。
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从按摩的治疗上,可分为保健按摩、运动按摩和医疗按摩。经络刷可以快速疏通身体各部位的淋巴管及经络,进而起到减肥和美容的效果。弹力凸点形成细小间隔挤压消脂,打散坚硬脂肪,非常有效地消除橘皮组织。配合适当的力度,搭配适当的精油,可以通经络使毒素废物不再淤塞堆积。有效结合中医五行学,推测使用者身体健康值。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减肥效果。植物精油是非常细小的活性分子,所以减肥塑身效果比一般的保养品更好,也可以用来做身体按摩油,护理身体肌肤。
人们目前对与燃脂瘦身塑性时,大多采用运动方式,运动过程比较累,燃脂塑性效率低,且对局部瘦身塑性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燃脂瘦身塑形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脂瘦身塑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点穴增加新陈代谢:按摩师双手揉搓,双手温热时使用指点啄、一指点、二指点或撮指点手法进行点穴按压3~5min;
S2.点穴完毕之后,按摩师使用燃脂精油进行按摩,取5~15ml燃脂精油置于掌心,揉搓后均匀涂抹于经络刷刷好的肌肤表面,用指腹由下往上,由外向内,以画螺旋纹方式用力按摩至吸收为止,必要时可用手掌用力按压及推按,吸收后使用保鲜膜包裹20min,所述燃脂精油包括以下成分:葡萄籽精油、薰衣草油、柠檬籽油、香兰基丁基醚、母菊油、月见草油;
S3.保鲜膜包裹20min之后,将保鲜膜慢慢揭开;
S4.保鲜膜去除之后,按摩师使用经络刷对全身进行快速疏通淋巴管及经络20~30min,或对需要局部减肥的部位进行快速疏通淋巴管及经络3~ 5min,完成塑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中点穴时,可根据穴位对应关系查找需要进行局部燃脂瘦身塑性的身体部位对应的穴位,并进行点穴按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4中的经络刷为五行经络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4中使用经络刷刷经络过程中,自上而下,先头部、颈、背、腰部或腹部、后四肢,先按摩身体左侧,再按摩身体右侧,且对下肢进行刷经络时,由下向上疏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中,对大腿或小腿按摩时,由上而下打圈按摩;对臀部按摩时,有节奏的由下而上挪动按摩,直至腰间部位;对手臂处按摩时,用手腕往肩膀方向以打圈方式按摩;对腹部进行按摩时,围绕肚脐以顺时针方向按摩;对腰部进行按摩时,在腰间横向打圈按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翊匀商贸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翊匀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98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