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零件生产注塑模具冷却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59540.7 | 申请日: | 2019-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5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康纳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73 | 分类号: | B29C45/73;B29L31/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零件 生产 注塑 模具 冷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零件生产注塑模具冷却装置,包括下模板、上模板、定模具和动模具,所述下模板的上端设置有定模具;所述上模板的下端设置有动模具;所述定模具的内部设置有冷却管,冷却管的中央设置有回形管,回形管的前端设置有出水管口,回形管的后端设置有进水管口;所述定模具与动模具之间设置有模具腔,浇筑通道与模具腔连通。本汽车零件生产注塑模具冷却装置在使用时,打开不同的进水阀门,可对注塑的模具相应的部位进行冷却,通过控制进水阀门的水流量大小,影响注塑的模具对应部位的冷却速度,便于对不同汽车零件模具成型,减少气孔等瑕疵的产生,使得模具成型质量较好;整体冷却速率可调,冷却速度快,模具成型质量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零件生产注塑模具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模具的结构虽然由于塑料品种和性能、塑料制品的形状和结构以及注射机的类型等不同而可能千变万化,但是基本结构是一致的。模具主要由浇注系统、调温系统、成型零件和结构零件组成。注塑模具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固定模板上。在注射成型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开模时动模和定模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
注塑模具浇筑完成后通常会采用冷却装置便于模型更快成型,现有技术中的注塑模具冷却过程中存在冷却速率慢,在运用水冷时内部模芯处不方便进行冷却,在模型表面产生温度差,影响模具的成型质量,对于不同形状及厚度的汽车零件,因冷却速度不同,得到的汽车零件模具质量也不同,因此需要一种汽车零件生产注塑模具冷却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零件生产注塑模具冷却装置,具有冷却速率可调,冷却速度快,模具成型质量较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却速率慢,在运用水冷时内部模芯处不方便进行冷却,在模型表面产生温度差,影响模具的成型质量,对于不同形状及厚度的汽车零件,因冷却速度不同,得到的汽车零件模具质量也不同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零件生产注塑模具冷却装置,包括下模板、上模板、定模具和动模具,所述下模板的上端设置有定模具;所述上模板的下端设置有动模具;所述定模具的内部设置有冷却管,冷却管的中央设置有回形管,回形管的前端设置有出水管口,回形管的后端设置有进水管口;所述进水管口的后端设置有进水控制阀组件;所述进水控制阀组件的中央设置有型腔A,型腔A的后端设置有进水阀门,型腔A的前端设置有入水口,入水口管口与进水管口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口的前端设置有出水控制阀组件;所述出水控制阀组件的中央设置有型腔B,型腔B的后端设置有出水阀门,型腔B的前端设置有出水口,出水阀门的管口与出水管口固定连接;所述动模具()的中央设置有循环管网;所述上模板和动模具的中央设置有浇筑通道;所述定模具与动模具之间设置有模具腔,浇筑通道与模具腔连通;所述上模板的侧端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开设有销轴孔;所述定模具的侧端开设有凹槽,销轴孔上设置有销轴,销轴贯穿销轴孔并与凹槽嵌接。
优选的,所述冷却管的数量为2-8组,冷却管依次排布于模具腔的下侧。
优选的,所述进水阀门的数量为2-8个。
优选的,所述进水阀门的后端设置有入水管,入水管的输入端连接有加压水泵。
优选的,所述循环管网的一端为进水端,另一端为出水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康纳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康纳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95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