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检钳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59307.9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5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徐婧;奚健;何剑;黄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婧 |
主分类号: | A61B10/06 | 分类号: | A61B10/06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7 | 代理人: | 陈铭浩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钳头 弯转 座体 第二管 管部 固定手柄 活动手柄 上端 活检钳 控制手柄 控制绳 管体 铰接部 铰接 穿过 灵活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活检钳,它包括控制手柄,管体,弯转部、钳头控制绳、钳头和弯转部控制机构,控制手柄包括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上端的铰接部之间相互铰接,固定手柄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座体,活动手柄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座体;管体包括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其中,弯转部将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连接,钳头安装在第二管部的末端,第一管部的末端固定在第一座体上,钳头控制绳的一端与钳头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管部、弯转部、第一管部和第一座体后与第二座体固定连接。本发明的目的是供一种活检钳,可以控制弯转部进行弯转,使钳头运动更加灵活,方便了钳头的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检钳。
背景技术
“活检”是活体组织检查的简称,亦称外科病理学检查,简称“外检”;是指应诊断、治疗的需要,从患者体内切取、钳取或穿刺等取出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的技术。
现代医学中人体喉部异物摘取以及病例样本采取都离不开活检钳。现有的活检钳中的钳头在进行喉部取物过程中经常遇到异物难以摘取的情况,需要反复推进和抽拉管体来调整钳头的位置,从而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不适和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活检钳,提供立体环绕磁场,结构简单,能够对钳头进行精准控制,能够实现钳头的自由弯转,使钳头能够快速调整到钳取的部位,降低了反复抽拉和推进钳头来调整钳头位置从而给人体带来的不适和伤害。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控制手柄,管体,弯转部、钳头控制绳、钳头和弯转部控制机构,控制手柄包括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上端的铰接部之间相互铰接,固定手柄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座体,活动手柄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座体;管体包括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其中,弯转部将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连接,钳头安装在第二管部的末端,第一管部的末端固定在第一座体上,钳头控制绳的一端与钳头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管部、弯转部、第一管部和第一座体后与第二座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弯转部包括弯转本体和设置在弯转本体内上下端均固定设置环垫;弯转本体为管状结构,弯转本体的中部设置有波纹弯折段;上下两个环垫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穿线耳和第二穿线耳,第一穿线耳和第二穿线耳之间为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弯转本体内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筋条和环垫限位块,环垫上设置有与筋条相匹配的凹槽。
进一步的,第一管部、第二管部和弯转部之间均采用螺纹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弯转部控制机构包括拨片、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和钢绳,拨片铰接在固定手柄侧面的固定耳上,第一导向轮与第二导向轮分别固定在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内;拨片的上端且在位于远离固定耳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穿线耳,第三穿线耳和固定手柄的上端之间连接复位弹簧;钢绳的一端与第三穿线耳固定连接,钢绳另一端从第一座体的底部穿入经过第一导向轮,再由第一座体右下端穿入到第二座体内,经过第二导向轮后从第二座体的左侧穿出并穿入到第一座体和第一管部的内部,再由第一管部的内部穿入到弯转本体内,穿过第一穿线耳后与第二穿线耳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钳头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之间铰接在第二管部末端的槽口内,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末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绳和第二连接绳,第一连接绳和第二连接绳的末端与钳头控制绳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固定手柄的下端设置有环形指圈。
进一步的,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之间设置有复位机构。
进一步的,复位机构包括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的下端分别固定在活动手柄和固定手柄的内侧壁上,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的上端的弹力部位交叉连接。
进一步的,活动手柄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手握支撑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婧,未经徐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93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