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变形预警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59062.X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6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马栋;杜鹏毅;郭永忠;李子强;闫肃;肖元伟;娄建明;张奇;刘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高小改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模块 全站仪 人机交互模块 隧道监控量测 变形 隧道施工 预警监测 罗盘仪 隧道 测试精度要求 全过程监控 信息化管理 监测数据 距离控制 施工安全 现场施工 非接触 关注点 监测点 监控量 标称 测时 真实性 站点 监测 自由 保证 | ||
1.一种隧道变形预警监测系统,包括全站仪检测模块、罗盘仪检测模块及人机交互模块,全站仪检测模块和罗盘仪检测模块分别与人机交互模块相连,其特征在于,全站仪检测模块包括全站仪,全站仪的标称精度不小于2±2ppm,施测时设站点与监测点距离控制在100米范围以内;
罗盘仪检测模块用来对洞内、洞外观察检测,罗盘仪均间隔设置于全线隧道中;
全站仪检测模块用来检测拱顶下沉、净空变化、地表沉降,全站仪均匀间隔设置于全线隧道中,且于隧道浅埋段有构筑物、等级道路的情况也设有全站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变形预警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人机交互模块为电脑,用于上传数据,同时用于电脑在网络平台上建立数据端。
3.一种隧道监控量测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隧道变形预警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S1、洞内、外观察;
S11、洞内开挖面观察: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况记录表,并与勘查资料进行对比;
S12、洞内已施工地段观察:喷射混凝土、钢拱架或格栅钢架变形工作状态;
S2、监控量测工作;
S21、监控量测点埋设;
S22、地表沉降测点埋设时先在地表钻孔,然后埋入沉降测点,外露1~2cm,四周用混凝土填实;测点采用直径20~30mm,长50~100cm,顶部为斜面贴反光膜片或平面中心设置标记;
S3、数据采集上传;
S4、数据分析处理及预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监控量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中,洞内观察以下内容:
a、初期支护完成后对喷层表面的观察以及裂缝状况、混凝土开裂和剥落情况;
b、拱架或格栅钢架的无扭曲变形、整体下沉的现象;
c、拱架或围岩有无异响;
且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和洞身浅埋段,记录地表开裂、地表变形、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及地表水渗漏情况,同时还应对地面建筑物进行观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监控量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1中,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监测采用全站仪配合反射膜片进行,同时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测点埋设要求:采用直径不小于20mm的螺纹钢,长20-30cm,尾端沿隧道洞内方向进行45°斜切形成斜切面或者端部焊接钢板,斜切面处或钢板上面粘贴测量专用反射膜片,反射膜片不小于1cm×1cm;
标识要求:测点布设以后,在测点位置用红色油漆做醒目标识,每个断面左右侧各布设1个标示牌;
保护要求:测点及时进行布设;
破坏与松动处理要求:如果测点被破坏,应在被破坏测点附近补埋,重新进行数据采集;如果测点出现松动,则应及时加固,重新读取初读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监控量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定时对隧道内各断面量测数据进行采集,在监控量测中,监测站点(2)为全站仪设于隧道中线,采用极坐标坐标测量的方法,直接对不同口岸侧断面(1)上的各监测点标志进行观测,获取各监测点在任意站心坐标系下的空间三维坐标,再利用各监测点的空间三维坐标,间接计算得到同一断面上各监测点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通过比较不同监测周期相同监测点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差异,来真实反映隧道施工期间的围岩净空收敛及拱顶下沉变化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906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煤矿巷道围岩灾害的监测系统、监测方法及预警方法
- 下一篇:转子膨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