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测试织物折皱回复性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58796.6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9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运利;姚金波;姜会钰;夏治刚;郭恒;王嘉晟;冯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20 | 分类号: | G01N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严政 |
地址: | 43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测试 织物 折皱 回复 性能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织物性能评价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快速测试织物折皱回复性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在织物样品的正面和反面分别铺设离型纸,接着沿长度方向正反交替对折,织物样品与离型纸的尺寸相同;(2)将重锤放在对折后的织物样品上进行压实;(3)回复;(4)待织物回复第一时间后,测量每次对折织物两边所形成的夹角;待织物回复第二时间后,测量每次对折织物两边所形成的夹角,以及测量最外侧两边的直线距离d并计算2d/(n+1)的值。只经过一次压实,多个折痕同时回复,有效地减少了测试时间;通过急弹回复角、缓弹回复角和织物最外侧两边的距离三个参数指标进行综合评估,能够更准确地表针织物的折皱回复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物性能评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测试织物折皱回复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织物折皱回复性能是评价织物保形性的重要指标,折皱回复性能的优良直接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和美观。现有的面料免烫性能测试方法有外观评级法和回复角法。标准《GB/T 29257-2012》介绍了外观评级法,主观评价法的原理是将起皱织物与标准样照AATCC128-2003进行对比来确定织物抗皱等级,测试结果用DP表示,此样照共分为五个等级,1级最差,5级最好。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采用人肉眼的主观判断来对织物的折皱状况进行评价,偏差较大,尤其在DP值达到3.5以上时,样照之间的差异小,判断起来难度较大。此外,还容易受其他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如判断者的经验丰富程度、室内光线、织物表面状况,如颜色等都会对评价结果有很大影响,而且这种标准样照价格也很昂贵。
标准《GB3819-1997》介绍了回复角法,而回复角法需要大量人为操作,如将压制好的试样转移到测试台,并不断旋转测试圆盘使试样一边始终保持竖直状态;现有方法的试样尺寸较小,有效折痕长度仅15mm,导致实验结果离散性较大,测试稳定性较差;测试时需加压5min,再释压5min才能获得一块试样的数据,按标准规定的试样数量,每个样品需要测量20次,则测量一种织物的折皱回复性能至少需要2小时,测试耗时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织物折皱回复性能评价方法存在的测试结果误差大、稳定性差、测试耗时长的问题,提供一种快速测试织物折皱回复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测试误差小、稳定性好,测试耗时短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测试织物折皱回复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折:在织物样品的正面和反面分别铺设离型纸,接着沿长度方向每隔2厘米对折1次,正反交替对折,共折叠n次,其中,n为奇数,且n≥3,织物样品与离型纸的尺寸相同;
(2)压实:将重锤放在对折后的织物样品上进行压实,压实时间为t;
(3)回复:拿开重锤,取出离型纸,将所述织物样品侧部平放在水平光滑表面上;
(4)测量:待织物回复第一时间t1后,采用照相法测量每次对折织物两边所形成的夹角,计算得到平均值θ1;待织物回复第二时间t2后,采用照相法测量每次对折织物两边所形成的夹角并计算得到平均值θ2,以及测量最外侧两边的直线距离d并计算2d/(n+1)的值。
优选地,在步骤(1)中,未经对折的织物样品的形状为长方形,长度为X厘米,宽度为Y厘米,其中X=2(n+1)厘米,Y≥4厘米。
优选地,在步骤(2)中,压实时间t为5分钟。
优选地,在步骤(4)中,第一时间t1为5秒。
优选地,在步骤(3)中,第二时间t2为5分钟。
优选地,所述离型纸的厚度为0.08-0.1mm。
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重锤提供10牛顿的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87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