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叠合楼板模具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57429.4 | 申请日: | 2019-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2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峰;商霄兴;田若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1/04 | 分类号: | B28B1/04;B28B1/29;B28B7/00 |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 地址: | 06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叠合楼板 键槽 模具本体 固定板 边模 模具 二次加工 间距设置 框架结构 两端设置 螺栓组件 长条形 叠合板 凸块 制作 施工 | ||
本发明涉及叠合板制作领域,尤其是一种叠合楼板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由边模围成的框架结构,模具本体的两端设置有键槽模,键槽模的两端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在边模上;键槽模的固定板为长条形,固定板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截面为梯形的凸块。本发明能够精准制作带键槽的叠合楼板,不需要后期对叠合楼板二次加工,简单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叠合板制作领域,尤其是一种叠合楼板模具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一种新形式连接技术在装配式技术中应用,其叠合楼板形式厚度为90mm,拼缝截面形式为斜面,楼板两端设有键槽用以放置连接钢筋。因楼板无后浇拼缝,所以要求构件尺寸及键槽相对位置尺寸必须精准,传统的叠合楼板模具只能加工两端端面为竖直面或斜面的叠合楼板,叠合楼板的键槽不能同时被加工。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的叠合楼板模具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叠合楼板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由边模围成的框架结构,模具本体的两端设置有键槽模,键槽模的两端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在边模上;键槽模的固定板为长条形,固定板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截面为梯形的凸块。
一种叠合楼板模具的施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将左边模、右边模、前边模和后边模分别置于钢制模台上,并将四个边模通过螺栓组件依次连接成框架结构的模具本体,对模具本体进行尺寸校对,校对完成后通过卡具分别对四个边模进行固定;
2)分别对四个边模的混凝土接触面涂刷脱模剂;
3)对模具本体进行混凝土浇筑,振捣后通过刮杠剔除多余的混凝土,使叠合楼板的前、后两端稍凹陷,同时其他部位的混凝土表面与四个边模平齐;
4)将键槽模压入混凝土的两端,将模具本体前端的凸块后侧面与前边模的混凝土接触面贴合,将模具本体后端的凸块的后侧面与后边模的混凝土接触面贴合,保证凸块的顶端与混凝土浇筑面平齐,并将键槽模的两端通过螺栓组件分别与左、右边模固定;
5)再次剔除多余的混凝土,抹平混凝土表面并进行蒸汽养护;
6)混凝土初凝后,取下键槽模;
7)蒸汽养护完毕后脱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统一的键槽模预制键槽,能够保证键槽之间相对位置的精准,将单个的凸块连接为一体,安装及拆模时更加方便,减少单个凸块安装及拆卸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而且键槽模具能够重复多次利用,提高了模具的周转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减少垃圾的产生。
进一步的,本发明采用的优选方案是:
边模包括左边模、右边模、前边模和后边模,左、右边模对称设置,前、后边模对称设置,左边模、前边模、右边模和后边模通过螺栓组件依次连接成方形的框架结构。
左边模和右边模与混凝土接触的一面分别设置为斜面结构。
凸块的左侧面、右侧面和前侧面分别设置有拔模斜度,拔模斜度为3°-5°。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键槽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叠合楼板的立体图;
图中:左边模1;前边模2;右边模3;后边模4;键槽模5;固定板501;凸块50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74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