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体假肢与残肢连接的自适应连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56891.2 | 申请日: | 2019-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33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程光;陈天麟;王青云;孙佰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联合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80 | 分类号: | A61F2/80;A61F2/76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谢亮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体 假肢 残肢 连接 自适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人体假肢与残肢连接的自适应连接件,包括假肢接受腔和辅助部件,所述假肢接受腔包括外桶和内桶,内桶为活动桶,能够随着人体的行走步态运动;外桶为支撑桶,主要起到支撑作用,为内桶与下肢提供支撑力。外桶左右有两块挡板阻隔内桶两边的固定臂,防止内桶左右移动。内桶上附带有两块固定臂,防止内桶的前后移动造成穿戴假肢活动的不稳定。内桶与外桶之间安装弹簧作为实现缓冲的机构,增加行走的舒适性。辅助部件为可固定式假肢内衬套,增加了残肢与假肢连接穿戴的可靠性。该假肢接受腔为开放性结构,穿戴行走舒适性相比一般的接受腔有明显的改善,并且带有传感器检测,能够为穿戴者提供更加良好的保障,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人体假肢与残肢连接的自适应连接件。
背景技术
残肢接受腔是连接残肢与假肢的腔体部件,与残肢直接接触,在假肢佩戴舒适性与人体适配性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世界残疾报告》显示,至2015年,全球约有10亿人口带有或轻或重的残疾生存。而这其中,肢体残疾人数仅次于听力言语残疾与智力残疾排名第三。并且世界残疾人的数量正以超过预期5%的速度持续增长。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10年末统计,中国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其中肢体残疾人数为2412万人,占总残疾人数的29.07%,而肢体残疾的人数中包含下肢截肢者158万人,约占残疾人总数的70%,多重残疾人数占1352万人,约占总残疾人数的16.3%。
假肢的发展一开始因为技术的原因,只能够实现弥补外观上的不足以及一些简单的使用,而后加上了动力装置以提供动力,再后来就更加地偏向于智能化,人机协调,使之更接近于人体原本的肢体。假肢佩戴的舒适度成为人们衡量假肢好坏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作为膝上型假肢,人体行走时,最关键的部位在人的膝盖,目前已有许多款假肢将缓冲的功能放置于假肢膝关节中,如常见的气压型膝关节和液压型膝关节。一款膝上型假肢通常由三部分组成:支撑部件、仿人体外形装饰部件和假肢接受腔。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活动越发丰富,因工伤,先天疾病,交通事故,自然灾害而导致残疾的人数也逐渐增多。假肢的发展一开始因为技术的原因,只能够实现弥补外观上的不足以及一些简单的使用,而后加上了动力装置以提供动力,再后来就更加地偏向于智能化,人机协调,使之更接近于人体原本的肢体。接受腔是人体残肢与假肢的连接件。膝上型截肢指的是膝关节以上,髋关节以下的截肢部位。在人体行走或奔跑,跳跃时,人体膝关节具有很强大的缓冲作用。传统的假肢本身一般将缓冲装置放置于膝关节结构中,通过液压,气压等方式形成人体行走时的缓冲,增大行走的舒适度。这样会导致膝关节结构较为复杂,也增大了假肢的行走重量。
例如公布号为CN106667629A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仿生物吸盘、开放结构的假肢接受腔,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柔性吸盘、过渡层、硬质腔体,过渡层从内侧到外侧设有若干孔结构,硬质腔体上设有多个镂空结构。柔性吸盘呈散点式分布可稳定吸附于肢体上;柔性吸盘内侧表面布设密排的六棱柱凸起,两两六棱柱凸起之间设置沟槽,提高柔性吸盘的吸附稳定性;过渡层采用柔软适中的材料制作而成,从内侧到外侧布设有若干连通的孔结构,与柔性吸盘的连接面分布有透气孔;硬质腔体根据生物力学特性设计有镂空结构,不仅可减轻重量,且实现了整个接受腔的开放结构。但该发明中的接受腔中柔性吸盘、过渡层、硬质腔体三者之间直接紧固在一起,佩戴假肢的使用者行走时会感觉到顿挫感,接受腔对残肢造成二次损害。
又例如公布号为CN108926415A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假肢接受腔及假肢接受腔的制造方法,接受腔包括:导口、底座、排气口、密封壁、外腔内壁以及外腔外壁。具体的,所述导口用于嵌入所述内腔模型中的所述导柱;所述密封壁用于在所述内腔模型和所述外腔模型组合对所述内腔和所述外腔模型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所述底座用于支撑所述内腔模型以及所述外腔模型;所述排气口用于排气以及检测所述固化材料的填充程度。单但该接受腔中缺少缓冲结构,佩戴假肢的使用者行走时会感觉到顿挫感,接受腔对残肢造成二次损害。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联合大学,未经北京联合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68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确定下肢假肢对线效果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编制支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