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层碳包覆复合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55505.8 | 申请日: | 2019-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09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 发明(设计)人: | 曹贺;唐昌平;胡广剑;庞晓晨;杨林;陈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国科金能科技有限公司;沈阳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H01M4/62;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 地址: | 110171 辽宁省沈阳市浑***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层 碳包覆 复合 磷酸 正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三层碳包覆复合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将锂源、铁磷源、有机碳源、分散剂加入搅拌磨中,同时加入纯水进行预混得浆料;
(2)步骤(1)的预混浆料经过砂磨,得到平均粒径为250~500nm的淡黄色液体前驱体浆料;
(3)步骤(2)得到的前驱体浆料通过喷雾干燥设备进行造粒,得到淡黄色粉末状球形颗粒前驱体;
(4)将步骤(3)的前驱体输送到具有保护气氛的烧结炉中进行烧结,后续经过降温得到第一次包覆的烧结产物;
(5)将步骤(4)的烧结产物加入到搅拌磨中,加入超导电碳黑、分散剂、纯水进行第二次分散,得到平均粒径为250~500nm的浆料;
(6)步骤(5)的浆料再次经过砂磨、喷雾造粒、烧结、降温,进行第二次包覆,得到第二次包覆的烧结产物;
(7)将步骤(6)第二次包覆的烧结产物加入到搅拌磨中,加入聚乙二醇、分散剂、纯水进行第三次分散,得到平均粒径为250~500nm的浆料;
(8)步骤(7)的浆料再次通过砂磨、喷雾造粒、烧结、降温,进行第三次包覆,经过粉碎后得三层包覆的磷酸铁锂复合材料;
步骤(4)中,前驱体浆料经喷雾造粒后,进行第一次碳包覆烧结,保护气氛为氮气或氩气,升温速率5~10℃/min,烧结温度350~450℃,保温2~4h;
步骤(5)中,烧结产物加入到搅拌磨中,再加入超导电碳黑、分散剂、纯水进行分散砂磨;超导电碳黑的加入量为烧结产物质量分数的0.1~1%;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丙烯酸中的一种,加入量为烧结产物质量分数的0.5~1.5%;
步骤(6)中,浆料经喷雾造粒后,进行第二次碳包覆烧结,保护气氛为氮气或氩气,升温速率5~10℃/min,烧结温度450~550℃,保温2~4h;
步骤(7)中,烧结产物加入到搅拌磨中,再加入聚乙二醇、分散剂、纯水进行分散砂磨,聚乙二醇为烧结产物质量分数的3~8%;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丙烯酸中的一种,加入量为烧结产物质量分数的0.5~1.5%。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层碳包覆复合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搅拌磨中直接加入锂源、铁磷源、有机碳源、分散剂、纯水进行分散;其中,有机碳源选用葡萄糖、蔗糖或可溶性淀粉,加入量为铁磷源质量分数的2~8%;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和聚丙烯酸中的一种,加入量为铁磷源质量分数的4~8%;锂源为碳酸锂、氢氧化锂或磷酸锂,铁磷源为磷酸铁,锂元素与铁元素摩尔比Li:Fe=1~1.05:1。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层碳包覆复合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三层碳包覆复合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平均一次粒径为0.15~0.35μm,其中:第一层有机碳源包裹层的厚度为0.3~1nm,第二层超导电碳黑包裹层的厚度为0.3~1nm,第三层聚乙二醇包裹层的厚度为0.3~1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国科金能科技有限公司;沈阳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国科金能科技有限公司;沈阳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550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