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OFs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54920.1 | 申请日: | 2019-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13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吕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71/62 | 分类号: | B01D71/62;B01D69/12;B01D61/02;B01D6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一创联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52 | 代理人: | 李燕丽 |
地址: | 056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ofs 复合 滤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COFs复合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COFs复合纳滤膜包括PBI超滤层和COFs纳滤层,所述PBI超滤层是通过将聚苯并咪唑涂覆在无纺布上得到的,所述COFs纳滤层通过界面聚合形成在所述PBI超滤层上;
所述的COFs复合纳滤膜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1)制备PBI超滤层:
将聚苯并咪唑(PBI)与合适的第一溶剂、合适的添加剂混合均匀配制成铸膜液,将所述铸膜液涂覆到无纺布表面并通过相转化法形成PBI超滤层;
(2)制备COFs纳滤层:
将三聚氯氰(CC)溶于合适的第二溶剂并与所述PBI超滤层接触并接枝于所述PBI超滤层表面得到PBI-CC膜,在合适的温度下对所述PBI-CC膜进行界面聚合反应以在所述PBI超滤层上形成COFs纳滤层,从而制成所述COFs复合纳滤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Fs复合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纳滤膜的厚度范围为:181-260μm,其中,所述PBI超滤层的厚度范围为:180-240μm,所述COFs纳滤层的厚度范围为:1-2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Fs复合纳滤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之后,所述的COFs复合纳滤膜进一步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3)季铵化:
将所述COFs复合纳滤膜浸没在碘甲烷碱性溶液中,从而获得荷正电的COFs复合纳滤膜。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COFs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PBI超滤层:
将聚苯并咪唑(PBI)与合适的第一溶剂、合适的添加剂混合均匀配制成铸膜液,将所述铸膜液涂覆到无纺布表面并通过相转化法形成PBI超滤层;
(2)制备COFs纳滤层:
将三聚氯氰(CC)溶于合适的第二溶剂并与所述PBI超滤层接触并接枝于所述PBI超滤层表面得到PBI-CC膜,在合适的温度下对所述PBI-CC膜进行界面聚合反应以在所述PBI超滤层上形成COFs纳滤层,从而制成所述COFs复合纳滤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之后,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3)季铵化:
将所述COFs复合纳滤膜浸没在碘甲烷碱性溶液中,从而获得荷正电的COFs复合纳滤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PBI-CC膜进行界面聚合反应是通过将PBI-CC膜浸没于三聚氰胺水溶液中,所述三聚氯氰(CC)在三氟甲烷磺酸钪催化作用下与三聚氰胺通过席夫碱反应生成所述COFs纳滤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适的第一溶剂包括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四氢呋喃(THF);所述合适的添加剂包括聚偏氟乙烯(PVDF)、磺化聚醚砜(SPSF)、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氯化锂(LiCl)。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铸膜液的组成为聚苯并咪唑10-15wt%、第一溶剂55-85wt%、添加剂0-15wt%。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适的第二溶剂为乙腈,所述合适的温度为6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程大学,未经河北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492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