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透明显示装置的列车人流量管理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54668.4 | 申请日: | 2019-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0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 发明(设计)人: | 夏奎;石登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星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L15/00 | 分类号: | B61L15/00;B61B1/02;G06Q50/26;G09F9/00;G01F1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顿海舟;李唐明 |
| 地址: | 528244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端 人流量 车厢 透明显示装置 数据包发送 柔性薄膜 地铁站 压力传感器模块 发送 压力传感器 传感数据 地铁列车 管理系统 建立连接 连接请求 容纳空间 列车 拥堵 上铺 座椅 存储 采集 容纳 响应 应用 管理 | ||
1.一种基于透明显示装置的列车人流量管理方法,应用在地铁站内,包括总控制端和M个子控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铁站内对应每节车厢的屏蔽门上至少设有一个透明显示装置;所述透明显示装置与设于该地铁站的子控制端连接;地铁列车的每节车厢的地面或座椅上铺覆有一层用于采集压力的带有压力传感器的柔性薄膜;
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列车驶入第N-1个地铁站,位于多节车厢内的多个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模块发送建立连接请求至第N-1个子控制端;
其中,2≤N≤M;
步骤S2:所述第N-1个子控制端响应连接请求,与所述多个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模块建立连接链路;
步骤S3:所述第N-1个子控制端接收来自多个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模块的传感数据,并将其存储至本地数据库;
步骤S4:所述第N-1个子控制端的本地控制芯片获取本地数据库的传感数据,确定当前每节车厢内的容纳空间;
步骤S5:所述第N-1个子控制端的本地控制芯片根据当前每节车厢内的容纳空间,计算当前每节车厢内最大容纳人数;
步骤S6:所述第N-1个子控制端的本地控制芯片读取本地数据库预先存储的三个等级阈值范围,并将当前每节车厢内最大容纳人数按照三个等级阈值范围进行划分,根据最大容纳人数所处的阈值范围,将当前每节车厢标记为“拥堵”、“一般”或“空余”状态;
步骤S7:所述第N-1个子控制端的本地控制芯片将当前每节车厢内最大容纳人数及当前每节车厢状态标记为第N-1个地铁站人流量数据包,并将其发送至总控制端存储;
步骤S8:所述总控制端将第N-1个地铁站人流量数据包发送至第N个地铁站所在的子控制端;
步骤S9:所述第N个子控制端从第N-1个地铁站人流量数据包获取第N-1个地铁站的当前每节车厢最大容纳人数及当前每节车厢状态,并通过本地控制芯片发送至与每节车厢对应的透明显示装置,进行显示;
步骤S10:所述列车驶离第N-1个地铁站,位于多节车厢内的多个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模块与第N-1个子控制端断开连接链路;
步骤S11:重复执行步骤S1~S10,直至列车驶入第M个地铁站;
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确定当前每节车厢内的容纳空间,包括:
所述本地控制芯片获取存储于所述数据库中的传感数据;
提取传感数据中每一个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各传感点的压力;
所述本地控制芯片将每一个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各传感点的压力绘制成压力面积图;
根据每一个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对应的压力面积图,计算压力面积图上非受力面积大小,从而计算出当前每节车厢内的容纳空间;
在所述步骤S5中,所述计算当前每节车厢内最大容纳人数,其计算方式包括:
本地控制芯片读取本地数据库中预先存储的用户平均站立空间;
根据第一公式,计算当前每节车厢内最大容纳人数;
所述第一公式为:X=Y/average;
其中,Y用于表征所述当前每节车厢内的容纳空间,X为当前每节车厢内最大容纳人数,average表示为用户平均站立空间。
2.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基于透明显示装置的列车人流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多个透明显示装置,多个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模块,M个子控制端及总控制端;其中,M≥2;
所述多个透明显示装置分别设于地铁站台的多个屏蔽门上,以使每节车厢的屏蔽门上至少设有一个透明显示装置;所述透明显示装置与设于该地铁站的子控制端连接;
所述多个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模块分别设于列车的每节车厢内的地面上,以使每节车厢的地面上至少设有一个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模块;所述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模块与列车驶达的地铁站所在的子控制端建立连接;
所述M个子控制端与总控制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车人流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显示装置安装在地铁屏蔽门上,所述透明显示装置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钢化玻璃,透明显示屏和透明导光板和背部透明挡板,所述钢化玻璃,透明显示屏,透明导光板和背部透明挡板通过固定框进行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星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星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466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