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擦卡合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54474.4 | 申请日: | 2019-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06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笠原崇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D25/062 | 分类号: | F16D25/062;F16D25/063;F16D25/0638;F16D25/12;F16H57/02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爽;臧建明 |
| 地址: | 日本东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摩擦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摩擦卡合装置(离合器)的外径大的情况下或转速升高的情况下,也防止借由伴随着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而供给至摩擦卡合元件的油的势头过猛的摩擦卡合装置。本发明是以如下的方式而构成:当活塞(58)向卡合位置移动时,借由经由回位弹簧(62)而起作用的活塞(58)的按压力,消除器弹簧盖(70)产生弹性变形,消除器弹簧盖(70)的抵接部(74)抵接于离合器毂52的被抵接部(64),从而使设置于所述抵接部(74)与被抵接部(64)之间的第一冷却油路(91)的开闭部(67)封闭。由此,能够伴随着离合器(50)的卡合动作而封闭供给至摩擦卡合部(55)的油所流通的第一冷却油路(9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摩擦卡合元件的离合器等摩擦卡合装置,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包括对摩擦卡合元件供给润滑用或冷却用的油的油路的摩擦卡合装置。
背景技术
之前,是进行如下的过程:利用从被发动机驱动的油泵喷出的油,进行被润滑部的润滑及被冷却部的冷却,并且对离合器(摩擦卡合装置)供给油压。例如,在变速器(transmission)中,形成有冷却油路、润滑油路及离合器油路,通过对各油路内供给油,而进行构成变速器的各部的润滑或冷却。作为这种变速器的具体例,在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一种变速器,其经由滚珠轴承将旋转轴旋转自如地支撑于变速箱体(transmission case)上,并且将齿轮经由径向滚针轴承(radial needle bearing)及一对推力滚针轴承(thrustneedle bearing)而旋转自如地支撑于旋转轴的外周。
并且,在设置于所述变速器上的使齿轮能够与旋转轴结合的湿式多板型的油压离合器(摩擦卡合装置)中,在离合器毂上沿径向贯通而设置有多个油孔,借由伴随着旋转的离心力,通过所述油孔将油供给至摩擦卡合元件(隔板(separator plate)及摩擦盘(friction disc)),可使摩擦卡合元件冷却,并且能够使摩擦卡合元件相对于离合器导件及离合器毂的花键(spline)嵌合部润滑。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1483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现有的离合器中,如果离合器的外径增大,转速升高,那么借由离心力而进行的油的供给的势头就有可能过猛。特别是在离合器的外径非常大的情况下或转速非常高的情况下,供给至摩擦卡合元件的油的势头会变得非常猛,从而有时,有可能在设置于摩擦盘的表面上的摩擦材中产生剥离等损伤。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摩擦卡合装置(离合器)的外径大的情况下或转速升高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供给至摩擦卡合元件的油的势头过猛的摩擦卡合装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摩擦卡合装置50包括:第一旋转体51,固设于旋转轴2上;第二旋转体52、21,相对于所述旋转轴2而旋转自如地受到支撑;摩擦卡合元件55,包括配置于所述第一旋转体51与所述第二旋转体52、21之间的多个摩擦材53、54;按压构件58,通过油室59的油压而向使多个所述摩擦材53、54相互卡合的卡合位置移动;弹性构件70,设置于所述按压构件58与所述第二旋转体52、21之间,能够弹性变形;施力构件62,通过介于所述按压构件58与弹性构件70之间,而对所述按压构件58向解除所述摩擦卡合元件55的卡合的卡合解除位置进行施力;以及第一油路91,形成于所述第二旋转体52、21与所述弹性构件70之间,使供给至所述摩擦卡合元件55的油流通;并且以如下的方式而构成:当所述按压构件58向所述卡合位置移动时,借由经由所述施力构件62而起作用的所述按压构件58的按压力,弹性构件70产生弹性变形,所述弹性构件70的抵接部74抵接于所述第二旋转体52的被抵接部64,从而使设置于所述抵接部74与所述被抵接部64之间的所述第一油路91的开闭部67封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44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联膜片组的膜片联轴器
- 下一篇:一种低噪音低阻力自动离心换挡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