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疫苗佐剂及其应用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54364.8 | 申请日: | 2019-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1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 发明(设计)人: | 赖志;高俊锋;韩相敏;龙进学;马晶晶;吴碧清;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阔(苏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9/39 | 分类号: | A61K39/39;A61K39/12;A61P3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疫苗佐剂 悬液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氢氧化铝胶 甲硫氨酸 抗菌肽 稳定剂 胆碱 毒株 甘氨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疫苗 干扰素 诱导巨噬细胞 病毒血症 免疫抑制 灭活抗原 内脏器官 细胞免疫 医药生物 中和抗体 质量份 水中 离子 应用 诱导 损伤 分化 联合 | ||
本发明适用于医药生物领域,提供了一种疫苗佐剂及其应用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该疫苗佐剂为将抗菌肽、氢氧化铝胶、甲硫氨酸、甘氨胆碱钠和稳定剂加入去离子水中得到的水溶性悬液;所述水溶性悬液中的抗菌肽的浓度为0.5~2.5mg/mL,甲硫氨酸的浓度为0.5~5mg/mL,甘氨胆碱钠的浓度为0.5~5mg/mL,稳定剂的浓度为0.5~1.5g/mL;所述氢氧化铝胶占所述水溶性悬液的质量份数为10%~20%。本发明的疫苗佐剂可以诱导巨噬细胞中M1和M2分化比例,可以杀灭不同类型的PRRSV毒株,同时可以保护内脏器官免受损伤。联合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灭活抗原可以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诱导干扰素,减少PRRSV产生的免疫抑制,从而,较快的产生高含量的中和抗体,维持时间长,并能减少不同毒株的病毒血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疫苗佐剂及其应用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
背景技术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Syndrome)是猪群中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原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该病毒的主要宿主是自然界中的家猪和野猪。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猪都可以感染PRRSV(Porcine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其中妊娠母猪和哺乳仔猪受害比较严重。除了感染动物以外,公猪的精液也已经被确认为PRRSV的普遍感染源。
目前预防和控制PRRS的常用方法是免疫接种疫苗。世界上常用的PRRS疫苗主要有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PRRSV减毒活疫苗保护效果明显,但因为PRRSV变异频繁导致了疫苗具有很强的毒株特异性,且存在基因重组和毒力返强的风险。减毒活疫苗在免疫的早期阶段(感染后7~9d)可以检测到强烈的抗PRRSV抗体反应,但早期产生的抗体是非中和性抗体,它们不但不能阻止病毒的感染,还会引起病毒的抗体依赖性增强,而PRRSV特异性中和性抗体在病毒感染后28d才可被检测到,且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减毒活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反应在14d出现,水平低、增长慢。PRRSV弱毒活疫苗可有效抵御同源野毒株的感染,降低临床疾病的发生率,但其对异源野毒株的保护效果较差。
有研究报道,分别比较了3种商品化疫苗对不同强毒株的保护效力,结果表明弱毒活疫苗免疫后攻毒机体虽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并不能阻止病毒在体内增殖扩散;进一步研究表明,选用的3种疫苗均来自于单一的PRRSV毒株,对遗传多样性的野毒株不具保护作用或保护作用有限。对PRRSV致弱活疫苗在控制PRRSV感染猪只的传播散毒和持续性感染等方面的研究表明,即“治疗性疫苗干预”,疫苗免疫后不能阻止野毒株的持续性感染,但对持续性感染同源毒株的猪只数量可显著地降低,对异源毒株感染的保护作用有限。
猪感染PRRSV后表现出发病缓慢、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感染数月后的猪体内仍然能够分离到传染性的毒株。推测病毒持续感染的原因,是因为病毒能在体内不断变异,或者与被感染个体的年龄和遗传因素有关,也与病毒的免疫逃避机制相关。但是研究表明PRRSV在体内变异的发生频率非常低,而病毒的免疫逃避影响宿主对PRRS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无效性,导致血液中病毒与抗体长期存在和病毒的持续感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阔(苏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龙阔(苏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43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疫苗复合佐剂系统及其在抗原中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靶向纳米给药系统及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