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护筒式强夯法水下地基加固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53421.0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8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郭伟;庄道坤;孙立强;李亚昕;陈诚;李嘉骏;蔡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046 | 分类号: | E02D3/04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英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护筒 强夯法 夯锤 砂料 打拔桩机 海上施工 水下地基 夯击 填入 施工 水下施工作业 吊车小车 预定位置 释放 海底泥 回填 拔出 拔桩 抽干 吊起 放入 管架 护管 溜槽 泥面 桩体 吊装 船只 行驶 移动 重复 | ||
1.钢护筒式强夯法水下地基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吊装船只将钢护筒吊起安装到预定位置,入泥稳定后,将海上施工船行驶到指定位置,锚泊固定;所述的钢护筒包括筒身,在筒身中间位置的筒壁上开有填料口,所述的填料口与一个倾斜设置的溜槽的出口连通设置;
在所述的海上施工船上安装有管架系统,所述的管架系统包括吊车桥架,安装在吊车桥架上的第一吊车小车通过缆绳与打拔桩机相连,安装在吊车桥架上的第二吊车小车通过缆绳与夯锤相连;所述的第一吊车小车和第二吊车小车在吊车桥架上能够移动;
(2)将钢护筒在设定桩位位置通过打拔桩机打入海底泥平面以下的设计深度,所述的钢护筒的筒身顶面距吊车桥架底面的距离比海底泥平面到设计深度的距离大于2米,所述的填料口的中心线距钢护筒底部的距离大于船体甲板距设计深度的距离;
(3)将钢护筒内水抽干,将钢护筒内淤泥清除,形成无水阻力的夯击条件;
(4)通过管架系统上的第二吊车小车将夯锤放入钢护管内填料口以上位置,通过海上施工船上的输送带向溜槽输送砂料,砂料通过填料口送入钢护筒向筒内填入砂料;
(5)释放夯锤对筒内回填砂料进行夯击,并保证夯锤与缆绳始终连接;
(6)通过打拔桩机上移钢护筒;
(7)重复步骤(4)向钢护筒内重新填入砂料;
(8)释放夯锤进行夯击,并保证夯锤与缆绳始终连接;
(9)重复步骤(6)、(7)、(8)直到钢护筒底部离海底泥平面1米;
(10)通过打拔桩机将钢护筒拔出泥面,移动海上施工船,进行下一个桩体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护筒式强夯法水下地基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夯锤采用流线型锤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342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