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媒体后视镜的显示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52683.5 | 申请日: | 2019-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9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 发明(设计)人: | 余张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欧菲智能车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6/023 | 分类号: | B60R16/023;B60W50/14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 地址: | 200001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流媒体 后视镜 显示 方法 装置 终端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流媒体后视镜的显示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状态下的流媒体后视镜的第一显示模式;接收控制器局域网络CAN信号,根据所述CAN信号中的模式设置字确定所述模式设置字对应的第二显示模式;若所述第二显示模式与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不一致,则指示所述流媒体后视镜将显示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显示模式,并将所述第二显示模式对应的画面内容显示在所述流媒体后视镜上。采用本申请,可消除车身附近的盲区,实现不同行驶状态下多种显示模式的自动切换,具有模式切换的灵活性高,适用性强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媒体后视镜的显示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汽车驾驶的安全性和娱乐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流媒体后视镜通过摄像头,将车后的画面实时传输到屏幕上,与传统后视镜相比后视视野水平拓展了3倍有余,对尾箱下方的盲区也能兼顾,也避免了后排乘客、头枕及物体对视线的遮挡,加上摄像头的微光夜视效果及防雨防雾等功能,进一步提升了行车安全。相比普通物理后视镜,流媒体后视镜将安全驾驶和娱乐互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目前市场上的流媒体电子后视镜以单目摄像头为主,虽然相比传统物理后视镜增加了后方可视区域,但车身左右(B柱附近)还是存在盲区,使安全驾驶依然存在隐患。因此,如何彻底解决后视盲区问题以及能够在后视镜上以科学实用的方式来显示图像是当前安全驾驶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流媒体后视镜的显示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可实现多种显示模式的自动切换,灵活性高,适用性强。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媒体后视镜的显示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状态下的流媒体后视镜的第一显示模式;
接收控制器局域网络CAN信号,根据上述CAN信号中的模式设置字确定上述模式设置字对应的第二显示模式;
若上述第二显示模式与上述第一显示模式不一致,则指示上述流媒体后视镜将显示模式切换为上述第二显示模式,并将所述第二显示模式对应的画面内容显示在所述流媒体后视镜上。
在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显示模式切换时,通过接收CAN信号并解析CAN信号中的模式设置字,可确定该模式设置字对应的第二显示模式,将第二显示模式与第一显示模式进行比较,若第二显示模式与第一显示模式不一致,则指示流媒体后视镜将显示模式由第一显示模式切换为第二显示模式,并将第二显示模式对应的画面内容显示在流媒体后视镜上,从而实现了显示模式的灵活切换。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CAN信号中的模式设置字包括第一模式设置字、第二模式设置字、第三模式设置字、第四模式设置字以及第五模式设置字中的一种;上述方法还包括:
设置上述第一模式设置字对应的显示模式为单后视模式,其中当显示模式为上述单后视模式时,上述流媒体后视镜只显示后视摄像头所采集的画面内容;和/或
设置上述第二模式设置字对应的显示模式为三分屏模式,其中当显示模式为上述三分屏模式时,上述流媒体后视镜同时显示左视摄像头、后视摄像头和右视摄像头所采集的画面内容,且显示的宽度比例为1:2:1;和/或
设置上述第三模式设置字对应的显示模式为双翼模式,其中当显示模式为上述双翼模式时,上述流媒体后视镜在显示后视摄像头所采集的画面内容的基础上,再叠加显示左视摄像头和右视摄像头所采集的画面内容;和/或
设置上述第四模式设置字对应的显示模式为左转模式,其中当显示模式为上述左转模式时,上述流媒体后视镜同时显示左视摄像头与后视摄像头所采集的画面内容;和/或
设置上述第五模式设置字对应的显示模式为右转模式,其中当显示模式为上述右转模式时,上述流媒体后视镜同时显示右视摄像头与后视摄像头所采集的画面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欧菲智能车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欧菲智能车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26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