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助听器匹配组件及终端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52534.9 | 申请日: | 2019-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9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 发明(设计)人: | 金修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3/00 | 分类号: | H04R3/00;H04R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伦律师事务所 11477 | 代理人: | 段玉华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助听器 匹配 组件 终端 | ||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助听器匹配组件及终端。该助听器匹配组件包括发声信号源,激励器和电感线圈,所述发声信号源分别与所述激励器和所述电感线圈电连接;所述发声信号源输出的音频信号经所述激励器激励产生声波;所述发声信号源输出的音频信号驱动所述电感线圈将所述音频信号处理为助听器兼容性HAC电磁信号。该技术方案中,电感线圈可以根据发声信号源输出的音频信号产生HAC电磁信号,即产生能够被听障用户佩戴的助听器检测到的电磁场,此时助听器的受话器即可将根据该电磁场产生的电流转换成声波进行输出,使得听障用户能够获取到激励器根据同样的音频信号产生的声波中的信息,避免了听障用户因为听不到声音而错失信息的情况,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助听器匹配组件及终端。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市场对大尺寸屏幕要求,越来越多的智能终端采用屏幕发声技术提高屏占比。
相关技术中可以通过压电陶瓷或者微振动单元作为激励器来激励屏幕发声。如果采用压电陶瓷作为激励器,则可以利用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激励屏幕产生声波,因此该激励器无法产生能够与助听器匹配的HAC(Hearing Aid Compatibility,助听器兼容性)电磁信号;如果采用微振动单元作为激励器,由于微振动单元的金属外壳较厚且距离屏幕较远,因此无法提供有效的能够与助听器匹配的HAC信号。
综上所述可知,当前大多数采用屏幕发声技术的智能终端无法被听障用户使用,用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助听器匹配组件及终端。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助听器匹配组件,包括发声信号源,激励器和电感线圈,所述发声信号源分别与所述激励器和所述电感线圈电连接;
所述发声信号源输出的音频信号经所述激励器激励产生声波;
所述发声信号源输出的音频信号驱动所述电感线圈将所述音频信号处理为助听器兼容性HAC电磁信号。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电感线圈可以根据发声信号源输出的音频信号产生HAC电磁信号,即产生能够被听障用户佩戴的助听器检测到的电磁场,此时助听器的受话器即可将根据该电磁场产生的电流转换成声波进行输出,使得听障用户能够获取到激励器根据同样的音频信号产生的声波中的信息,避免了听障用户因为听不到声音而错失信息的情况,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助听器匹配组件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发声信号源和所述电感线圈电连接的第一音频功放;
所述发声信号源输出的音频信号经过所述第一音频功放放大产生第一加强音频信号;
所述第一音频功放产生的第一加强音频信号驱动所述电感线圈将所述第一加强音频信号处理为助听器兼容性HAC电磁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音频功放为数字功率放大器或者甲乙类功率放大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音频功放为差分功率放大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助听器匹配组件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发声信号源和所述激励器电连接的第二音频功放;
所述发声信号源输出的音频信号经过所述第二音频功放放大产生第二加强音频信号;
所述第二音频功放产生的第二加强音频信号经所述激励器激励产生声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感线圈的电感值位于1毫亨至50毫亨的范围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助听器匹配组件符合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C63.19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25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