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烷偶联剂小剂量合成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48396.7 | 申请日: | 2019-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1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 发明(设计)人: | 马万升;汪惠琴;谢桂枝;代荣;程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天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8/10 | 分类号: | B01J8/10;C07F7/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苏友娟 |
| 地址: | 245000 安徽省黄***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装置 硅烷偶联剂 合成箱 缓冲板 小剂量 净化箱 有机硅单体合成 装置技术领域 方便移动 合成过程 稳定性能 动力箱 进料斗 电焊 焊锡 制备 连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烷偶联剂小剂量合成装置,包括合成箱、缓冲板和净化箱,所述合成箱的底部与缓冲板顶部的一侧通过电焊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板顶部的另一侧与净化箱的底部通过焊锡固定连接,所述合成箱顶部的一侧连通有进料斗,且合成箱顶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动力箱,本发明涉及有机硅单体合成装置技术领域。该硅烷偶联剂小剂量合成装置,能够对于合成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进行很好地处理,能够对于周围环境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效果,能够很好地达到对于合成装置的利用效果,能够达到很好地对于硅烷偶联剂高质量适当浓度的制备效果,能够极大地提高合成装置的稳定性能,能够达到很好地对于合成装置方便移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硅单体合成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硅烷偶联剂小剂量合成装置。
背景技术
硅烷偶联剂是由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开发的,主要用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硅烷氧基对无机物具有反应性,有机官能基对有机物具有反应性或相容性,因此,当硅烷偶联剂介于无机和有机界面之间,可形成有机基体-硅烷偶联剂-无机基体的结合层。典型的硅烷偶联剂有A151(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71(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2(乙烯基三(β-甲氧乙氧基)硅烷)等,比如说对于A151(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小剂量合成来说,传统的合成方式结构复杂,难以得到浓度适当的硅烷偶联剂,并且极易产生有毒气体从而对人体产生损害。
现有的合成装置不能对于合成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进行处理,不能很好地达到对于合成装置的利用率,不能达到很好地对于硅烷偶联剂高质量适当浓度的制备,不能极大地提高合成装置的稳定性能,不能对于电机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效果,不能达到很好地对于合成装置方便移动的效果,不能对于周围环境达到一定程度的保护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烷偶联剂小剂量合成装置,解决了合成装置不能对于合成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进行处理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硅烷偶联剂小剂量合成装置,包括合成箱、缓冲板和净化箱,所述合成箱的底部与缓冲板顶部的一侧通过电焊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板顶部的另一侧与净化箱的底部通过焊锡固定连接,所述合成箱顶部的一侧连通有进料斗,且合成箱顶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动力箱,所述动力箱的顶部通过限位套滑动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依次贯穿动力箱和合成箱并延伸至合成箱的内腔,所述合成箱内腔一侧的顶部连通有连接管,所述净化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箱,且升降箱内腔的底部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内腔顶部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表面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套,两个所述滑套的顶部均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均贯穿升降箱并延伸至升降箱的顶部,所述升降箱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轨,且两个滑轨的内部之间滑动连接有多孔板。
优选的,所述净化箱内腔顶部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存储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依次贯穿净化箱和存储管并延伸至存储管的内腔,所述存储管底部的两侧均连通有喷嘴。
优选的,所述升降箱内腔的底部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齿轮箱并延伸至齿轮箱的内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齿轮箱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箱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限位卡块滑动连接有齿牙板,两个所述齿牙板的一侧均贯穿齿轮箱并延伸至齿轮箱的外部,两个所述齿牙板的表面均与齿轮表面的两侧啮合。
优选的,两个所述齿牙板一侧的顶部均通过固定板与两个滑套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延伸至升降箱顶部的一端均与多孔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动力箱内腔底部的一侧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进气管位于动力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且第一锥齿轮的表面与第二锥齿轮的表面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天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黄山天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83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