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吲哚丙酸在制备防治类风湿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48029.7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0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栗占国;李静;靳家扬;何菁;贾汝琳;肖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405 | 分类号: | A61K31/405;A61P29/00;A61P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吲哚丙酸 类风湿关节炎 抗炎 制备 防治 免疫抑制作用 实验性关节炎 辅助性T细胞 细胞调节性 促炎细胞 促炎因子 关节肿胀 免疫细胞 失衡状态 有效缓解 镇痛作用 自身抗体 内啡肽 血清 分泌 应用 体内 疾病 纠正 治疗 | ||
本发明提供了吲哚丙酸在制备防治类风湿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涉及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的治疗技术领域。吲哚丙酸可显著抑制实验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有效缓解关节肿胀症状。吲哚丙酸可抑制促炎细胞Th1和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Tfh)并上调抗炎细胞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y,Treg)的比例。吲哚丙酸还可降低血清中促炎因子IL‑1β,IL‑6,IL‑17A和自身抗体anti‑CII(anti‑type II collage antibody)的表达,并上调具有镇痛作用的β‑内啡肽(β‑endorphin)的分泌。吲哚丙酸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可纠正生物体内的免疫细胞失衡状态,进而达到防治类风湿关节炎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的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吲哚丙酸在制备防治类风湿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类风湿关节炎病变主要侵及关节,关节症状一般反复发作,关节破坏日益严重,最后导致程度不等的功能障碍和畸形。除关节外,皮肤类风湿结节、动脉炎、心包炎、巩膜炎、淋巴结炎、肝脾肿大、神经病变等也不少见。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的患病率为0.28-0.41%,患者多达500万之多,未经正规治疗致残率高达75%。我国在2006年进行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致残性关节病在导致肢体残疾的21类病因中排第2位(20.1%),仅次于脑血管病(20.6%),而其中79.4%为RA致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发病初期多表现为低热、面部皮疹、乏力、脱发、关节痛等临床症状,严重者会出现抽搐、晕厥等神经系统症状,晚期多发展为慢性肾炎甚至肾衰竭。该病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70/10万人,患病人数高达90万,5年生存率仅有50-85%,预后差,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仅限于暂时缓解和改善病情,不能从根本上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全面而深入地探究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寻找特异性的早期诊断指标及有效治疗靶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目前,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仍然为使用免疫抑制剂,激素和(或)生物制剂。然而,过度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生物制剂等抑制免疫反应并不能达到有效缓解疾病的目的。因此寻找新型的调控免疫失衡和重建免疫耐受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吲哚丙酸在制备防治类风湿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吲哚丙酸可显著抑制实验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有效缓解关节肿胀症状。吲哚丙酸可抑制促炎细胞Th1和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Tfh)并上调抗炎细胞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y,Treg)的比例,还可降低血清中促炎因子IL-1β,IL-6,IL-17A和自身抗体anti-CII(anti-type II collage antibody)的表达,并上调具有镇痛作用的β-内啡肽(β-endorphin)的分泌。吲哚丙酸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可纠正生物体内的免疫细胞失衡状态,进而达到防治类风湿关节炎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吲哚丙酸在制备防治类风湿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药物还包括吲哚丙酸在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吲哚丙酸在制备下调组织器官中促炎细胞Th1的表达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吲哚丙酸在制备降低组织器官中Tfh细胞的表达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吲哚丙酸在制备上调组织器官中Treg细胞的表达的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组织器官包括关节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或脾脏。
本发明还提供了吲哚丙酸在制备降低血清中促炎因子的表达的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促炎因子包括IL-1β、IL-6和IL-17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未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80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