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抽水储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47802.8 | 申请日: | 201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19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华泽嘉;刘浩鸣;刘择;王海旭;林忠宣;王辛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B13/06 | 分类号: | F03B13/06;E04H7/18;F03B11/00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22102 | 代理人: | 陈传林 |
地址: | 132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抽水 装置 | ||
一种新型抽水储能装置,它包括:容器壁、附加式配重、大型活塞、O型活塞密封圈、防水壁、入水管端口、出水管端口、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在用电低谷时,离峰电能通过电动机驱动液压泵,将过滤后的水从入水管端口加入储能池,在储能池内,过滤水将大型活塞顶起储存势能,通过附加式配重调整储存势能;用电高峰时,大型活塞及附加式配重在重力作用下,将储能池中的水由出水管端口压出,被压出的水流驱动水轮机发电,将势能转化为电能,解决了因地理条件限制,而无法建设抽水储能电站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抽水储能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抽水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抽水储能发电技术是在用电低谷时,消耗电力储存水势能,在用电高峰时,利用水势能通过水轮机发电,具有储能规模大、储存周期长、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大规模电力储能技术之一。
抽水储能电站设有上水库和下水库,上水库建在高于下水库的位置,并在上水库和下水库之间分别设有水泵和水轮机组。在用电低谷时,通过电机带动水泵将下水库中的水抽送到上水库中,将电能转化为势能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时,将上水库的阀门打开,上水库存储的水向下水库流淌,水流带动水轮机转动,将势能转化为电能,向用电方提供电能。抽水蓄能电站对地形、地质等选址条件的要求高,因为地理条件限制,无法修建上水库储能,很多地区不具备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制约了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因地理条件限制,无法修建上水库储能,制约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和发展问题,根据活塞工作原理,构思了一种新型储能方式,并设计了一种不受地形、地质等条件限制,能量利用率高的新型抽水储能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抽水储能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容器壁1、大型活塞4、0型活塞密封圈5、防水壁8、入水管端口9、出水管端口10、第一阀门11、第二阀门12,在所述的容器壁1内设有储能池13,在所述的容器壁1内表面上设有防水壁8,所述的储能池13顶端敞开口,所述的储能池13底端为半球体,在所述的储能池13底端的半球体与储能池13主体连接处设有入水管端口9,在所述的入水管端口9上设有第一阀门11,在所述的储能池13底端的半球体上设有出水管端口10,在所述的出水管端口10上设有第二阀门12,在所述的大型活塞4外部设有0型活塞密封圈5,所述的大型活塞4设置在储能池13内,所述的0型活塞密封圈5与防水壁8过盈配合连接。
在所述的大型活塞4上设置附加式配重2。
在所述的大型活塞4和附加式配重2之间设置砂岩层3。
在所述的大型活塞4外部同0型活塞密封圈5并列组合设置工字型活塞密封圈6,所述的工字型活塞密封圈6与防水壁8过盈配合连接。
在所述的大型活塞4与0型活塞密封圈5和工字型活塞密封圈6组合之间设置橡胶垫圈14。
所述的防水壁8由防水标准P4以下的混凝土或纯水泥制作。
所述的大型活塞4整体采用钢筋混凝土制作。
在所述的防水壁8的内表面设置活塞密封帘布7,所述的活塞密封帘布7与0型活塞密封圈5过盈配合连接。
本发明一种新型抽水储能装置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一种新型抽水储能装置占地面积小,势能与电能间转化通过大型活塞与可附加式配重做功来实现,且不受地理条件限制,选址方便,解决了因地理条件限制,而无法建设抽水储能电站的问题;
2、一种新型抽水储能装置,具有多种密封装置,防止水蒸发造成的能量损失,容器形状通过分析计算水流能量损失小,对器壁磨损小,且选材方便,造价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新型抽水储能装置俯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电力大学,未经东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78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升机专用折叠雨棚
- 下一篇:一种金属板与防渗土工膜之间的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