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联网通讯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46702.3 | 申请日: | 2019-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9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栗海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G1/08 | 分类号: | G08G1/08;G08G1/0968;H04W4/024;H04W4/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交通系统 联网通讯 避开 红灯 交通信号灯控制器 交通拥堵路段 区域交通控制 交通信号灯 出行路线 合理车速 交通堵塞 联网装置 人工干预 实时交通 相机系统 低成本 油耗 云端 工作量 路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联网通讯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信号灯控制器、相机系统、区域交通控制中心、云端平台、便携式可联网装置和车载联网通讯装置。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联网通讯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能够选择最佳的出行路线,从而避开交通拥堵路段,以及选择合理车速通过路口从而避开红灯,以达到减少等待红灯及应对交通堵塞缓行时的时间,进而减少油耗的目的。本发明的智能交通系统在满足实时交通灵活性的情况下,其人工干预工作量小,也具有较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联网通讯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汽车进入了普通家庭,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内的交通拥堵及因交通拥堵造成的汽车油耗增高。目前,人们驾车出行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等待红灯及应对交通堵塞缓行的状况,因此选择最佳出行路线避开交通拥堵路段,以及选择合理车速通过路口避开红灯,成为当前应对交通拥堵的最佳解决办法。
目前国内交通灯控制主要为定时分配方式及监控室控制方式两类,其中定时分配方式所需设备简单、投资少,但是交通控制灵活性较差。某些情况下,交叉路口的横向车道无车辆通过,本车道的驾驶员需强制等待红灯,因此造成驾驶员增加等待时间及车辆油耗增高。通过监控室控制交通灯,可根据实时交通灵活性足够,但是人工干预工作量大,成本高。
公开号US6317058B1的专利,通过车辆GPS定位技术及视频检测手段分析实时的交通拥堵状况,合理控制交通信号灯,该专利未考虑在城市中GPS信号弱及定位误差对该系统的影响。公开号CN205582271U的专利,通过实时监测车、人流量状况,控制十字路口的交通灯延时,根据实际状况切换不同模式,但是该系没有将未来一段时间通过该交通路口信息计算在内,并且没有保存现有数据,未对其进行分析,没有得出该城市该时间段内的交通规律。公开号CN103236163B的专利利用挖掘热点进行交通拥堵规避,但是该专利未考虑到热点的多与车辆道路拥堵不成线性关系,虽然可以反映出相关区域活动的人数多,但不能直接判断该处就处于交通拥堵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联网通讯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能够选择最佳的出行路线,从而避开交通拥堵路段,以及选择合理车速通过路口从而避开红灯,以达到减少等待红灯及应对交通堵塞缓行时的时间,进而减少油耗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联网通讯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信号灯控制器、相机系统、区域交通控制中心、云端平台、便携式可联网装置和车载联网通讯装置;
所述交通信号灯设置在路口,用于控制行人和车辆的通行;
所述交通信号灯控制器接收区域交通控制中心信号,用于控制交通灯信号,以调节当前路口的车辆及行人流量;
所述相机系统用于将路口区域内的交通信息以图像数据形式发送至区域交通控制中心;
所述便携式可联网装置和车辆联网通讯装置用于完成与区域交通控制中心及云端平台的信息交互;
所述区域交通控制中心利用相机系统传输的图像数据,进行交通流量统计、车辆身份识别和行人识别,制定此区域交通控制策略;
所述云端平台采集城市范围内区域交通控制中心的数据,获取车辆的交通信息,构建历史交通数据库和实时交通数据库,制定城市范围内交通控制策略。
进一步,所述车辆的交通信息包括车辆ID、行驶路线和经过任一区域交通控制中心的时间。
进一步,所述区域交通控制中心识别到行人未在规定时间内穿越人行横道,通过控制交通信号灯,延长绿灯时间,并将行人安全警示信息通过V2X技术发送至路口的等待车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67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