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自抗扰的四旋翼无人机高度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45660.1 | 申请日: | 2019-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9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席建祥;王成;杨小冈;王乐;贾枭;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B11/42 | 分类号: | G05B11/4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 地址: | 71002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四旋翼 无人机 高度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改进自抗扰的四旋翼无人机高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基于机理建模法建立四旋翼无人机高度方向的非线性动态模型,具体为:
式中,z为地理坐标系中无人机的高度,b为旋翼的升力系数,ωi是四个电机的转速,i=1,2,3,4,θ、φ分别是无人机的俯仰角和横滚角;m为无人机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Dfz为分解到高度方向的外力干扰,fz中的f是单词force的缩写,是力的意思,z表示z轴,即高度方向;
该模型中,u为无人机高度方向的控制输入,也是无人机的四个旋翼能提供的升力;
步骤二、将非线性动态模型分解为线性项和不确定项,具体描述为:
式中uz=u cosφcosθ-mg,km=1/m,qz=kmDfz,其中,kmuz是系统模型的线性项,qz是系统模型的不确定项;
步骤三、在步骤二的基础上,利用跟踪微分器求取高度方向位置和速度期望值,如下:
式中,x1(k)表示k时刻期望的高度,H表示最终期望到达的高度,x2(k)表示k时刻期望的高度方向速度;h表示步长,h0表示滤波因子,用于防止x1(k)到达到最终高度H出现震荡,且h0大于h;azmax是系统允许的最大加速度,Vzmax是系统允许的最大速度,Limit函数表示将期望速度x2(k)的绝对值限制在Vzmax内;fhan又称为最速控制综合函数,该函数按以下步骤计算:
第一步、中间量计算:
第二步、求取fhan函数值:
式中,sign表示符号函数;
步骤四、在步骤三的基础上,利用一阶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系统中的扰动项;
步骤五、在步骤四的基础上,设计基于PD算法和前馈控制的误差反馈控制律,并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出的扰动项的值对系统不确定项进行补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自抗扰的四旋翼无人机高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利用一阶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不确定项的值:
式中,evz(k)表示k时刻速度估计的误差,z1(k)表示估计的速度,vz(k)表示传感器实测的速度,h表示步长,z2是观测器估计的不确定项,uz是控制量,β01和β02是观测器参数;当β01和β02取的足够大时,z2值将足够接近不确定项qz;假设观测器带宽为ωz0,那么取β01=2ωz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自抗扰的四旋翼无人机高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传感器实测速度通过超声波或气压计测量的高度和加速度计测量的加速度数据进行融合滤波算法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自抗扰的四旋翼无人机高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设计基于PD算法和前馈控制的误差反馈控制律,并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出的扰动项的值对系统不确定项进行补偿,如下:
式中,ez1(k+1)是第k+1时刻期望高度和实际高度之间的误差,z(k+1)是k+1时刻的高度,ez1(k+1)是第k+1时刻期望速度和实际速度之间的误差,uz0(k+1)是针对线性项而选择的PD算法,kzp和kzd是相应的PD参数,fh相当于前馈项;uz(k+1)在此基础上减去了不确定项的估计量z2(k+1),即对不确定项进行补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566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