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烧伤创面修复的复合胶原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141594.0 申请日: 2019-02-26
公开(公告)号: CN109675085B 公开(公告)日: 2021-09-28
发明(设计)人: 李志宏;郭雅楠;王微 申请(专利权)人: 百澳瑞派(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L15/22 分类号: A61L15/22;A61L15/42;A61L15/44
代理公司: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代理人: 向群
地址: 301714 天津市武清区河西***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烧伤 创面 修复 复合 胶原 敷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烧伤创面修复的复合胶原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将99.9‑85份的I型胶原蛋白、0.01‑10份的Ⅲ型胶原蛋白、0.01‑5份的V型胶原蛋白按比例分散于溶剂中,匀浆后,成型,即可;本发明所涉及的成分选自不同类型、不同含量的多组分胶原材料,没有异物引入,能够保持胶原的低免疫原性和良好生物相容性,充分发挥各胶原组分的特性,加快创伤的修复,提升创伤愈合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创面修复尤其烧伤创面修复的复合胶原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覆盖人体表面,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约占成人体重的16%,总面积约1.2-2.0m2.烧伤分为表皮烧伤和深度烧伤,大面积的烧伤严重破坏皮肤形态和功能,创面的持续存在是休克、水电失衡和感染等并发症的根源所在。烧伤主要是和引起的局部皮肤损害与皮肤屏障功能的丧失有关,只有及时、有效的覆盖创面,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创伤修复是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物及致伤致病因素作用所致组织和细胞损伤及缺损的一种固有的预防性适应性反应。创伤愈合主要强调机体自身参与组织修复的能动过程。创伤修复既包括生物体自身愈合过程,也包括人为因素对创伤愈合的影响。烧伤创面修复是烧伤临床医生十分关注的问题,创造良好的创面愈合条件、防止创面感染对烧伤创面的愈合十分重要。

目前,对于表皮烧伤创面主要是通过清洗伤口、涂抹药膏、敷料包扎等过程进行创面处理,但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创面的愈合速度、程度都存在很大差异,甚至对于疤痕体质人群的来说,创面愈合后会留下疤痕;深度烧伤创面主要是自体皮和异体皮移植术,但自体皮来源有限,而且形成新的创伤,异体皮抗原的存在也使得无法实现移植术后的永久存活。人们希望能够减少或消除异体皮抗原,能够实现移植后永久存活,同时能够提高烧伤患者的创面愈合质量。

胶原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力学性能高、生物相容性好、免疫原性低、可生物降解的优点,还具有良好的止血效能,是一种极具应用价值的生物医用材料。目前,研究发现人体内含有二十几种胶原类型,每一种都为胶原的结构作用增加了特定的功能。不同类型的胶原蛋白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同,例如:

(1)I型胶原蛋白主要存在于皮肤、肌腱、骨骼等组织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是形成和保持基质组织的完整性,而且还可以通过整合素、盘蛋白(discoidin)结构域受体、糖蛋白等跨膜受体向细胞内传递不断变化的外源刺激信号,从而起到信号分子的作用。

(2)III型胶原主要存在于皮肤、血管壁、子宫壁等组织中,具有促使胶原蛋白再生、减少粗干皱纹、保持皮肤弹性等功效。此外,它能迅速深入真皮层,具有促进创面血管化进程等功效,适于血管的修复和疤痕的去除。

(3)V型胶原主要存在于皮肤、胎盘、羊膜等组织中,常伴随着Ⅰ型胶原蛋白表达,但含量很少。Ⅴ型胶原具备抑制表皮、内皮、平滑肌等细胞的粘附和增殖,降低疤痕组织的形成。此外,Ⅴ型胶原可有效结合肝素、胰岛素、骨矿化结合素、血管内皮抑制因子、巨噬细胞集落袭击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促进创面内血运和营养物质的输送,有利于创伤的修复与组织的重建。

目前已上市的胶原类创面修复产品主要包括海绵状、纤维状、粉状创面修复材料等,其成分一般为单一类型的Ⅰ型胶原蛋白或Ⅰ型胶原蛋白与其他医用高分子复合物,修复效果有限,而且对去除疤痕也没有太明显的优势。市面上尚无利用多种类型胶原相互复合制备的创面修复材料。因此,本领域亟需开发一种可加快修复速度、提升创伤愈合质量的新型复合胶原敷料。

发明内容

基于本领域客观存在的上述缺陷和需求,本发明旨在制备一种烧伤创面修复的复合胶原敷料,弥补目前对于不同类型复合胶原制备及联合应用的空白,增强胶原的多功能性,使其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范围,并可以根据烧伤的程度,即表皮烧伤和深度烧伤,选择不同配方的复合胶原材料,促进创面愈合,并提高其愈合的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澳瑞派(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百澳瑞派(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15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