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车轨道智能涂油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41504.8 | 申请日: | 2019-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6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 发明(设计)人: | 赵曰峰;翟宁;冯致豪;杜含月;王蒙;王洲;刘丛洁;陈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N7/38 | 分类号: | F16N7/38;F16N29/04;F16N29/00;B61K3/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董雪 |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云端 注油组件 火车轨道 控制器 太阳能组件 涂油系统 传感器 油箱 环境污染问题 远程监测系统 远程监控系统 远程检测系统 传感器判断 控制器触发 控制器连接 远程客户端 智能 报警装置 出油口处 工作效果 摄像装置 资源能源 出油量 减磨剂 润滑油 涂覆板 阈值时 涂覆 油槽 油量 车轮 消耗 供电 节约 通信 环保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车轨道智能涂油系统及方法,包括:太阳能组件、油箱、注油组件、传感器以及远程监测系统;远程检测系统包括:云端控制器以及分别与云端控制器进行通信的摄像装置、报警装置和远程客户端;太阳能组件为远程监控系统供电,所述传感器和注油组件分别与云端控制器连接,油箱与注油组件连接;所述传感器判断车轮经过的次数并传送给云端控制器,所述次数超过设定阈值时,云端控制器触发注油组件工作,将出油口处油槽内减磨剂通过涂覆板均匀的挤到火车轨道上,完成润滑油的涂覆;本发明对油量的消耗较少,在保证工作效果的情况下,不会造成资源能源的浪费;并且也不会出现因出油量过多而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做到了环保节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车轨道涂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车轨道智能涂油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火车行驶时,车轮与轨道之间产生摩擦。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转弯处的磨损更严重,特别是山区小半径弯曲地段的重载路线,磨损更加严重。为了延长铁轨的使用寿命,提高行车安全,通常需要在弯道处涂覆润滑剂,以减小车轮与轨道之间的磨损。
发明人发现,现在普遍使用人工涂油小车以及车载式润滑装置进行火车轨道涂油,但是现有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①用工荒,成本高,危险系数大。
②加压装置零配件脱落造成事故;喷涂量不均匀;人工责任心不强造成漏喷、多喷。
③喷油量不能精确控制,存在道床污染的问题,且由于价格昂贵,成本高,无法进行广泛推广。
④现有轨道润滑装置一般安装在铁路轨道的曲线处,一般都是无人值守设备,不方便巡检及维修,设备发生故障或丢失,无法及时发现,同时设备的老化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胶管破裂引起的涂油效果变差,影响涂油功能。这些问题是无法通过其他传感器测得的数据来发现,只能由人工通过仔细观察相关现场照片来识别设备所出现的故障,这加大了对人工时间和资金的浪费,而且会因为检查不及时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火车轨道智能涂油系统及方法,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实现涂覆板组件对钢轨进行润滑,设计结构简单,便于工作人员操作和维护,节省了人力和物力的支出,降低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公开的一种火车轨道智能涂油系统,包括:太阳能组件、油箱、注油组件、传感器以及远程监测系统;所述远程检测系统包括:云端控制器以及分别与云端控制器进行通信的摄像装置、报警装置和远程客户端;所述太阳能组件为远程监控系统供电,所述传感器和注油组件分别与云端控制器连接,油箱与注油组件连接;所述传感器判断车轮经过的次数并传送给云端控制器,所述次数超过设定阈值时,云端控制器触发注油组件工作,将出油口处油槽内减磨剂通过涂覆板均匀的挤到火车轨道上,完成润滑油的涂覆;
当云端控制器触发注油组件后,云端控制器控制摄像装置的开启,摄像装置采集设定轨道路段的润滑情况上传至云端控制器,云端控制器将接受到的图像与正常的润滑图像进行比对,判断轨道润滑是否正常。
进一步地,所述注油组件包括电动润滑泵和涂覆板,所述涂覆板设置在轨道边缘位置,所述涂覆板包括若干出口,每一个出口均连接独立的出油管道;所述出油管道通过电动润滑泵与油箱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涂覆板靠近轨道的一侧设有硅胶防护条。
进一步地,如果轨道润滑不正常,云端控制器控制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同时,云端控制器将报警信号发送至远程客户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师范大学,未经山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15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