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叶种黄金白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41033.0 | 申请日: | 2019-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9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 发明(设计)人: | 乔小燕;苗爱清;马成英;李波;陈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郑彤 |
| 地址: | 51064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白茶 萎凋 大叶 制备 茶叶 茶叶含水量 白化茶树 品质特征 湿度条件 时间控制 一芽一叶 金黄色 原有的 翻动 茶树 烘干 黄化 摊开 叶片 采摘 受损 加工 配合 协调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叶种黄金白茶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采摘大叶种黄化茶树或大叶种白化茶树一芽一叶;摊开茶叶,避免翻动,控制空气湿度为65%~85%,温度为12℃~18℃,萎凋至茶叶含水量为30%以下进行萎凋;烘干。本发明通过控制萎凋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两者相互协调配合,从而控制茶叶的含水量及其变化速度,使得萎凋时间控制得恰当,一方面避免叶片受损发生红变,使加工的黄金白茶保持原有的金黄色或月白色,另一方面避免了萎凋时间过长导致白茶产生酵气,又保证了足够时间的缓慢氧化形成白茶清甜醇爽的品质特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叶种黄金白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大叶种黄化或者白化茶树品种属于珍稀资源,由大叶种黄化白化茶树品种加工得到的白茶更为稀有,其鲜叶和白茶的叶底均有金黄色或月白色,因此称为黄金白茶。
传统白茶工艺加工白茶,往往关注于品质,形成白茶醇滑鲜爽的口感,清爽或带花香的香气,外形和叶底并不关注的重点。而特色茶树资源其异于正常茶树品种的新梢颜色,是其珍贵的原因之一,应用传统工艺加工白茶,在加工过程中难以保持鲜叶原有的金黄色或月白色的色泽,失去了品种本来的特色,流于普通,降低了产品的附加值。针对此类资源加工白茶,既要保持原有新梢色泽,同时具有白茶的品质特征,清甜醇爽且不产生酵气,目前的生产工艺更是难以实现。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大叶种黄金白茶及其制备方法,以制备得到保持原有叶色特点,且具有白茶清甜醇爽品质特征的黄金白茶。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白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采摘大叶种黄化茶树或大叶种白化茶树的一芽一叶;
(2)萎凋:摊开茶青,避免翻动茶青,控制空气湿度为65%~85%,温度为14℃~18℃,萎凋至叶片含水量为30%以下;
(3)烘干。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白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黄金白茶,由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发明人通过大量创造性劳动,在制备白茶的传统工序的基础上,通过控制萎凋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两者相互协调配合,从而控制茶叶的含水量及其变化速度,使得萎凋时间控制得恰当,一方面避免叶片受损发生红变,使加工的黄金白茶保持原有的金黄色或月白色,另一方面避免了萎凋时间过长导致白茶产生酵气,又保证了足够时间的缓慢氧化形成白茶清甜醇爽的品质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以下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实施例中使用到的各类原料,除非另有说明,均为市售产品。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的实施例为采用大叶种茶树,尤其是大叶种黄化白化茶树品种的一芽一叶进行采摘及制备黄金白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10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