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体检数据自动采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39245.5 | 申请日: | 2019-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78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顾羊林;黄晶;荣晓旭;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5/107 | 分类号: | A61B5/107 |
| 代理公司: | 温州知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2 | 代理人: | 汤时达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检 数据 自动 采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体检数据自动采集装置,包括主体框架、横梁、滑块系统、等距装置;所述横梁设置在主体框架内部;所述滑块有若干个,依次平行地安装在横梁上,能够沿横梁方向移动,滑块下方还设置有探针;所述滑块顶部设置有固定销;所述等距装置为若干个依次连接的四连杆机构,设置在滑块顶部,每个四连杆机构平行的边的中点转动连接在滑块顶部的固定销上,相交边的2个顶点转动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检数据自动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当解剖制作人体标本时,或者法医检查尸体时,需要将标本各项数据进行采集比如胸围、腰围,头颅的维度、高度等。
目前该项工作都是通过人工采集的,用软尺、直尺、游标卡尺等各种量具依次测量人体标本各处,将数据依次录入。
全身体检时,需要采集人体各部位的围度、高度和厚度等尺寸数据,以评估生长发育的程度,综合判断人体发育的水平。如果有疾病的,人体各部位的尺寸数据还可以作为疾病的辅助判断因素。
过去这种数据采集工作都是人工采集的,胸围、腰围,头颅的维度、高度等用软尺、直尺、游标卡尺等各种量具依次测量人体各部位,将数据依次录入。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自动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的设备,来代替人工采集体检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自动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的设备,来代替人工采集体检数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体检数据自动采集装置,包括主体框架、横梁、滑块系统、等距装置;
所述横梁设置在主体框架内部;
所述滑块有若干个,依次平行地安装在横梁上,能够沿横梁方向移动,滑块下方还设置有探针;所述滑块顶部设置有固定销;
所述等距装置为若干个依次连接的四连杆机构,设置在滑块顶部,每个四连杆机构平行的边的中点转动连接在滑块顶部的固定销上,相交边2个顶点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横梁有两根,滑块中心有对应的横梁孔,用于通过横梁。
进一步的,滑块为长方体,下表面设置有单排或者多排探针。
进一步的,所述探针能够伸缩,探针上安装有行程记录仪,能够记录探针下降的距离。
进一步的,各探针的行程记录仪数据都和电脑联网。
主体框架安装在天花板上,体检者向上平躺在测试台上。体检者脚底对准最右边滑块的探针,将最左边的滑块的探针对准体检者的头顶部;或者将最右边滑块的探针对准体检者需要测量的最右边,将最左边滑块的探针对准体检者需要测量的最左边,此时只需要开启探针的伸缩开关,单排排列的若干个探针就会向下直至接触人体表面,行程记录仪记录各探针下降的距离。根据各探针下降的距离和探针未下降时,离测试台的距离,电脑可以模拟出人体正面的三维模型。人体脂肪在重力作用下的下垂对测量带来的误差可以忽略。
体检者继续翻身平躺在测试台上,重复以上过程,电脑可以模拟出人体反面的三维模型。和前面采集到的人体正面的三维模型叠加,就可以模拟出人体完整的三维模型。此时人体各部位的数据就自动被录入。如果想得到更精确的数据,只需增加滑块数量和探针的排数即可。
主体框架竖直摆放在地上时,体检者靠墙正面面对探针。和上述过程一样,根据各探针伸出的距离和探针未伸出时,离墙的距离,电脑可以模拟出人体正面(反面)的三维模型,从而得到人体完整的三维模型。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92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宫颈扩张测量装置、宫颈扩张测量手套
- 下一篇:用于化学传感器的结构式扩散隔膜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