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智能手机的智能啸叫抑制装置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38859.1 | 申请日: | 2019-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1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 发明(设计)人: | 陈霏;郭春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R25/00 | 分类号: | H04R25/00;H04M1/725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刘国威 |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啸叫抑制 智能手机 助听器 手机 智能 云端服务器 语音信号 啸叫 人工神经网络 语音信号处理 模块处理 接收带 算法 医疗器械 传输 输出 转化 应用 制造 | ||
1.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智能啸叫抑制方法,其特征是,将助听器从外界接收带啸叫语音信号通过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智能啸叫抑制算法应用处理后,输出到助听器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最后转化为人耳能够识别的语音信号,所述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智能啸叫抑制算法包括以下流程步骤:
(1)通过对语音数据库的语音信号以及啸叫信号进行特征参数提取,并对提取到的特征参数进行网络训练,得到成熟的网络作为反向传播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中间层;
(2)助听器从外界接收语音信号传输到手机端后,通过加权叠加WOLA(WeightedOverlap-Add)分析滤波器组进行信号多通道处理并形成有两条路径,同时保存语音信号的相位;
(3)第一条路径首先对语音信号进行特征参数提取,然后通过啸叫检测模块判断是否发生啸叫;第二条路径提取保存的相位;
(4)若检测到啸叫信号,则将提取到的特征参数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神经网络的输出为啸叫信号功率,之后将啸叫信号从原始信号中减去,同时将啸叫信号功率上传至数据云端;否则直接将特征参数上传至数据云端;
(5)WOLA综合滤波器组综合两条路径并重构之后输出得到不含啸叫的语音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手机的智能啸叫抑制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所述语音数据来自由德州仪器、麻省理工学院和SRI International合作构建的声学-音素连续语音语料库,即TIMIT语音库。提取出的语音信号为时长为3s,采样频率为16kHz,单通道16位采样的男女语音信号;步骤(1)中所述的啸叫信号为频率为1.5kHz至3kHz的正弦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手机的智能啸叫抑制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提取的特征参数包括当前帧信号幅度φ1、子带内所有帧信号幅度之和φ2、相邻帧信号的相位的二阶变化量φ3、相邻帧信号的相位的二阶变化量减去2π,用符号φ4表示以及连续满足啸叫检测幅度和相位条件的帧数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885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