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白炭黑的胎面胶逆式混炼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38687.8 | 申请日: | 2019-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50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广;朱宇石;刘志国;高颖;程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朝阳浪马轮胎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B7/74 | 分类号: | B29B7/74;C08K3/36;C08K9/06;C08K3/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侯蔚寰 |
| 地址: | 122009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炭黑 胎面胶逆式 混炼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白炭黑的胎面胶逆式混炼工艺,涉及轮胎制造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白炭黑的胎面胶逆式混炼工艺,a)一段母胶首先加入塑炼胶,同时加入全部白炭黑,混炼温度升高到135℃再加入硅烷偶联剂,混炼一段时间后提坨两次,保证140℃升温至150℃的混炼时间不低于60秒,最后混炼温度至150℃排胶至开炼机;下辅机为串联三台开炼机,每台混炼时间为180S。该全白炭黑的胎面胶逆式混炼工艺,提高白炭黑分散性,提高耐磨性,降低胶料生热,降低滚动阻力,提高防滑性能和安全性能;通过密炼机充分的硅烷化反应,开炼机低温段硅烷化反应相结合的手段,提高硅烷化反应程度,提高胶料流动性,改善后工序加工性,减少混炼段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制造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白炭黑的胎面胶逆式混炼工艺。
背景技术
在胎面胶中配用适量白炭黑可以显著降低胶料生热,降低滚动阻力,提高防滑性能和安全性能,白炭黑表面极性较高,橡胶极性较低,混炼过程中,白炭黑粒子在橡胶基质中容易产生聚集,很难分散到橡胶中去,混炼时能量消耗大,与炭黑相比,白炭黑本身并不致使胶料性能更好,作为一种化学配合剂添加的硅烷被用作白炭黑与聚合物之间的偶联剂,混炼期间,硅烷与白炭黑反应,并生成以后可在硫化过程中与聚合物键合的活性反应点,由于在混炼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密炼机的作用是一个胶料温度精确控制的化学反应器,为了解决白炭黑的难分散问题,加速白炭黑在轮胎工业中的推广应用,提高轮胎的性能,节省能源,从原材料、混炼工艺和混炼设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白炭黑的胎面胶逆式混炼工艺,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全白炭黑的胎面胶逆式混炼工艺,
a)一段母胶首先加入塑炼胶,同时加入全部白炭黑,混炼温度升高到135℃再加入硅烷偶联剂,混炼一段时间后提坨两次,保证140℃升温至150℃的混炼时间不低于60秒,最后混炼温度至150℃排胶至开炼机;下辅机为串联三台开炼机,每台混炼时间为180S;
b)二段母胶首先加入一段母胶和氧化锌及其它粉料,130℃提坨一次,150℃排胶至开炼机;
c)终炼胶首先加入二段母胶和终炼胶粉料,中间提坨两次,至110℃排胶至开炼机;终炼胶白炭黑的分散度最终可以达到9级以上。
可选的,所述步骤a的填充剂和偶联剂在其它配合剂之前加入,此外偶联剂一定要在填充剂加入之后,并且混炼温度已上升到两者反应所需要的温度时加入。
可选的,所述步骤a的氧化锌及其它配合剂放在二段加入。
可选的,所述步骤a到c中混炼排胶温度为15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白炭黑的胎面胶逆式混炼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一种全白炭黑的胎面胶逆式混炼工艺结合ZZ2转子密炼机炼胶系统的特点,通过密炼工艺优化,药品投入顺序优化,密炼机“硅烷化反应”条件优化,开炼机混炼工艺优化等方面,结合高含量白炭黑填充胎面配方方面,超级硅烷偶联剂与白炭黑配合比例优化等手段,达到以下技术效果:提高白炭黑分散性,提高耐磨性,降低胶料生热,降低滚动阻力,提高防滑性能和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应变与弹性模量的关系示意力;
图2为100℃下的门尼粘度与排胶温度的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朝阳浪马轮胎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朝阳浪马轮胎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86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切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回收塑料加工成塑料颗粒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