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料片形成装置以及薄片制造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38010.4 | 申请日: | 2019-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2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 发明(设计)人: | 谷口诚一;依田兼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32B37/06 | 分类号: | B32B37/06;B32B37/10;B32B37/12;B32B37/15;B32B38/00;D01G11/00;D01G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苏萌萌;权太白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材料 第二材料 释放口 形成装置 堆积物 料片 薄片制造装置 有机粘合剂 供给部 解纤 释放 层压体 层压 堆积 赋予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对所得到的薄片的各层赋予例如颜色等所需的功能的的料片形成装置以及薄片制造装置。该料片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材料供给部,其具有将包含第一解纤物与第一有机粘合剂的第一材料释放到气体中的第一释放口;第二材料供给部,其具有将包含第二解纤物与第二有机粘合剂的、与所述第一材料不同的第二材料释放到气体中的第二释放口;输送部,其使由所述第一材料与所述第二材料堆积而成的堆积物形成并对该堆积物进行输送,所述第二释放口相对于所述第一释放口而位于所述输送部的输送方向下游侧,所述堆积物为,所述第一材料的层与所述第二材料的层被层压而成的层压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料片形成装置以及薄片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环境意识得到提高,不仅寻求削减在工作场所的纸的使用量,还寻求在工作场所的纸的再生,此外还对纸进行能够再利用的“再使用对应形式”的印刷。作为对已使用的废纸进行再生的装置,已知有一种对废纸进行解纤而生成解纤物,并用该解纤物制造新的纸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中,具备:对解纤物进行输送的输送部;将解纤物供给到输送部上的供给部;对被供给的解纤物进行加压的加压部。另外,对于一个输送部在不同位置设有多对供给部以及加压部,在每对(单元)供给部以及加压部处形成解纤物被压缩而成的层,并制造出由多层的层压体构成的再生纸。
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中,针对每对(单元)供给部以及加压部而设有加湿部。因此,在对解纤物进行加压时,将对被加湿了的状态下的解纤物进行加压。所以,能够提高解纤物的层间的紧贴性。
另外,作为对已使用的废纸进行再生的装置,已知有一种通过干式的方式对废纸进行解纤而生成解纤物,并用该解纤物来制造新的纸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由混合部对解纤物、使解纤物粘合的树脂、颜色材料(着色材料)进行混合,之后利用滚筒而使该混合物解开,从而能够制造出有色彩的纸。
另外,还已知一种具有多个将混合物解开的滚筒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另外,还已知一种能够在被制造出的纸的表侧与里侧使颜色材料的比例不同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中,例如在各层对不同颜色的颜色材料进行混合而对薄片的颜色进行变更的情况下,由于水分浸透了层压体整体,因而各层的颜色材料容易在层间移动,而使颜色材料混在一起。其结果是,各层的颜色混在一起,从而难以得到所需的颜色的再生纸。另外,不仅是颜色材料,还可能会发生在各层所具有的添加剂、各层的主原料大量浸透到其他层的情况。
另外,虽然在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4的装置中都存在例如在欲变更薄片的颜色的情况下可能会由于该颜色变更而产生用户不期望的混色的情况,但是关于减少用户不期望的混色的技术,却没有公开任何内容。另外,在产生用户不期望的混色的薄片时,还存在由装置所制造的薄片会被浪费(残次品)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869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92032号公报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6/0008621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5-1833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薄片的各层赋予例如颜色等所需的功能的料片形成装置以及薄片制造装置。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发明,其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而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80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修复高压装饰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原位三维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