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或抑制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37884.8 | 申请日: | 201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6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涛;闻启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C02F1/50;B01J20/30;B01J20/12;C02F101/10;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1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陶粒 陶粒 藻类 除藻装置 吸附 预处理 富营养化水体 藻细胞 除磷 除铁 水中 黏土 去除 制作 光合作用 资源循环利用 微孔结构 抑制生长 藻类生长 磷酸盐 铁离子 吸附水 船运 倒出 花肥 可用 受限 水华 填充 遮挡 浸泡 打捞 水体 垃圾 环保 | ||
1.一种去除或抑制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以黏土、亚黏土为主要原料制作陶粒,再对陶粒作预处理;
步骤二:将预处理陶粒制作成除磷改性陶粒和除铁改性陶粒;
步骤三:用除藻装置填充进除磷改性陶粒和除铁改性陶粒;
步骤四:用船运至水华发生处,将多个除藻装置拼接成片覆盖到水华发生处,浸泡5到7天后将水中的除藻装置打捞上岸,倒出吸附完藻类的改性陶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或抑制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陶粒是以黏土、亚黏土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制粒,烧胀而成的,其内部呈细密蜂窝状微孔,且陶粒的表面有若干孔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或抑制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预处理陶粒制作方法:将制作成的陶粒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干净,放入烘箱中于120 ℃条件下干燥24 h,随后将烘干的上述陶粒浸泡于0.1 mol/L的 HCl溶液中,浸泡24h,再用0.001 mol/L的NaOH溶液洗涤酸浸泡后的陶粒,直至洗涤液最终呈中性,最后将上述处理陶粒置于烘箱中于120 ℃干燥处理24h,经上述处理后即得预处理陶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或抑制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除磷改性陶粒制作方法:按3g:10ml的预处理陶粒和AlCl3、ZnCl2混合液放进坩埚中搅拌,且混合液完全覆盖坩埚中所有陶粒颗粒,搅拌均匀后于电热板上加热蒸发脱水,加热过程中适当搅拌几次,让陶粒表面负载均匀,然后放入烘箱在120 ℃条件下持续烘干12 h,最后取出放入马弗炉中于600 ℃高温下灼烧3 h,冷却后即得一次负载改性陶粒;此过程重复n次,即得n次负载改性陶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或抑制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除铁改性陶粒制作方法:按3g:10ml的预处理陶粒和MnCl2和MnSO4混合液放进坩埚中搅拌,且混合液完全覆盖坩埚中所有陶粒颗粒,搅拌均匀后于电热板上加热蒸发脱水,加热过程中适当搅拌几次,让陶粒表面负载均匀,然后放入烘箱在120 ℃条件下持续烘干12 h,最后取出放入马弗炉中于600 ℃高温下灼烧3 h,冷却后即得一次负载改性陶粒;此过程重复n次,即得n次负载改性陶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或抑制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除藻装置制作方法:使用纱网缝制3m×3m口袋,一端开口,开口处设置一条魔术贴用于封口,垂直于开口每隔10cm将大口袋分隔成30个细长小口袋;口袋4个端点设有按扣,用于将多个装置拼接成片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未经珠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788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