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局部时空特征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37022.5 | 申请日: | 201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2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甘玲;瞿成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刘小红;陈栋梁 |
地址: | 400065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行为识别 时空特征 视频序列 特征向量 计算机视觉技术 深度传感器 局部特征 聚类算法 人体行为 算法结合 特征表达 位移矢量 位置特征 行为识别 分类器 帧提取 准确率 度量 算法 骨骼 聚合 关节 分类 学习 | ||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基于局部时空特征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属于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以及人体行为识别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利用Kinect深度传感器中提取的骨骼视频序列作为人体行为表示,为视频序列中的每一个行为的每一帧提取位移矢量特征、相对位置特征、关节夹角特征等局部时空特征,然后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和VLAD算法将局部特征聚合成若干特征向量,然后将特征向量与LMNN算法结合进行度量学习,最后采用K‑NN分类器进行分类。本发明用于人体行为识别能使特征表达更具描述性和准确性,可以明显提高行为识别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以及人体行为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 种基于局部时空特征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人体行为识别是指计算机对人体行为的描述和理解,其应用包括智能安防、 人机交互、监视系统和医疗诊断等。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人体行为动作多变性、 背景复杂性以及摄像机视角变化等因素,人体行为识别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 难点和热点问题。
近年来,从深度图中提取骨骼视频序列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备受关注,现 有方法大致分为基于身体部位的方法和基于骨骼节点的方法两类。
一):基于身体部位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描述身体部位间关节夹角的变化或 者身体各个部位的运动,如Xia L等人提出了3D关节的直方图(HOJ3D)表示 人体姿态,采用LDA来投影直方图序列,并使用K-means算法标记每个姿态, 详见文献“Xia L,Chen C C,Aggarwal J K.View invariant human action recognition using histograms of 3Djoints[C]//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Workshops.Providence,RI,USA:IEEE,2012:20-27.”;Ofli F等人根据人体关节的 空间坐标提取关节角,并计算每个关节角在整个行为过程中的方差,然后根据 方差的大小排序,获取若干个最具信息量的关节部位,详见文献“Ofli F,Chaudhry R,Kurillo G,et al.Sequence of the MostInformative Joints(SMIJ):Anew representation for human skeletal actionrecognition[C]//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Workshops.Providence,RI,USA:IEEE,2012:24-38.”。
二):基于骨骼节点的方法。该方法将人体骨骼看作点集,因此产生各种特 征提取方法,如Devanne M等人提出了基于流形的方法来分析骨骼关节序列, 将骨骼关节的时间信息投影到黎曼流行中,并提出一个弹性度量来比较不同的 动作,详见文献“Devanne M,Wannous H,Berretti S,et al.3-D human action recognition by shape analysis ofmotion trajectories on riemannian manifold[J].IEEE Transactions onCybernetics,2015,45(7):1340-1352.”;Luvizon D C等人提出了一 种时空特征表示方法,通过骨骼关节子集提取关节点的位移矢量信息和相对位 置信息作为局部特征,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详见文献“Luvizon D C,Tabia H, Picard D.Learning featurescombination for human action recognition from skeleton sequences[J].PatternRecognition Letters,2017,99:13-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70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