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酒红珠光颜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36565.5 | 申请日: | 2019-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5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华;夏浙安;章圣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C1/00 | 分类号: | C09C1/00;C09C1/24;C09C3/04;C09C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片状基体材料 珠光颜料 制备 氢氧化钠溶液 三氯化铁溶液 可溶性锆盐 表面包覆 常压条件 精细化工 氢氟酸 磷酸 滤饼 煅烧 洗涤 过滤 | ||
一种酒红珠光颜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制备片状基体材料,用可溶性锆盐、磷酸和氢氟酸为原料,采用常规精细化工流程,在常压条件下,反应温度为60~90℃,反应时间2~4小时,片状基体材料;然后将三氯化铁溶液和浓度为20~25%的氢氧化钠溶液同时加入到体系中,对片状基体材料进行表面包覆;进行过滤、洗涤,将滤饼在125~140℃下进行干燥,然后在680~780℃下进行煅烧40分钟,得到酒红珠光颜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酒红珠光颜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彩色系列珠光颜料是着色类珠光颜料中的一种,主要指在云母薄片表面直接包覆铁氧化物而形成的一类珠光颜料。它具体包括从黄铜、棕红、古铜、葡萄酒红、紫红、紫绿到咖啡色的一系列金属闪光珠光颜料。
虹彩珠光颜料由德国默克和美国美尔公司最先开发出来,随着技术进步,发展到现在质量已有很大提高,为很多行业提供了广泛的色彩想象空间,但在亮度和色彩饱和度上仍不能满足一些高端珠光颜料应用行业如汽车漆、化妆品等行业的特殊要求,针对这一难题,本发明通过选用高端人工合成透明片状基材,在其表面采用多层交替包覆具有高低折光系数的金属、非金属氧化物膜层,制备得到具有高光泽、高色彩饱和度,更耐候等优点的人工合成高光虹彩珠光颜料。
珠光颜料具有金属颜料的闪光效果,又能产生天然珍珠的柔和色泽,它的闪光效果是被动发光的,也就是说在受光的条件下才会显现出闪光效应。珠光颜料的主要类型有:天然鱼鳞珠光颜料、氯氧化铋结晶珠光颜料、云母涂覆珠光颜料。目前世界上生产最多和应用最广泛的珠光颜料,是以天然云母薄片为核心(云母的尺寸从4m到120m,厚度约为0.5m),通过特殊的化学工艺,在其表面包覆一层或多层钛或其它金属氧化物。但是,天然云母作为珠光颜料的基体材料有其缺陷:云母片虽然可以获得较小的厚度和较大的径厚比,但通常有较宽的厚度分布范围(0.2~1μm),这样很容易影响镀膜的稳定性,不易制得均一色相的珠光颜料,当用金属氧化物包覆云母片后,由于云母剥离形成的层面台阶与边缘梯度厚度而使光线发生散射现象,降低了珠光效应,另外天然云母还含有铁离子等有色的杂质离子,需要采用预处理工序去除这些杂质离子。
一种酒红珠光颜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制备片状基体材料,然后对片状基体材料进行表面包覆;片状基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反应釜放入300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开启搅拌,向反应釜中加入200~250重量份的固体氧氯化锆,待固体氧氯化锆完全溶解后,向反应釜中加入50~80重量份的氢氟酸,氢氟酸浓度为41~42%,搅拌30分钟,向反应釜中加入160~220重量份的磷酸,磷酸浓度为90~93%,搅拌30分钟,开始升温,当温度达到60~90℃时,开始保温,保温时间2~4小时,保温结束后,待反应釜温度自然冷却至50℃以下,进行过滤、洗涤,得到片状基体材料滤饼;
片状基体材料表面包覆方法:反应釜放入220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开启搅拌,向反应釜中加入上述得到片状基体材料滤饼,开始升温,当温度达到83~87℃时,开始保温,先用三氯化铁溶液将体系的pH值调至4.0~4.5,然后将三氯化铁溶液和浓度为20~25%的氢氧化钠溶液同时加入到反应釜中,加入过程中始终保持体系的pH值为至4.0~4.5,三氯化铁溶液的加入总量为1300~1400体积份,控制三氯化铁溶液和20~25%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时间为10~15小时,加入完毕保温30分钟,开冷却水对反应釜进行冷却,当温度降至50℃以下,进行过滤、洗涤,得到酒红珠光颜料滤饼;将滤饼在125~140℃下进行干燥,然后在680~780℃下进行煅烧40分钟,得到酒红珠光颜料;所述的三氯化铁溶液的浓度为1.5摩尔/升。
本发明创新点:采用可溶性锆盐、磷酸和氢氟酸为原料,采用常规精细化工流程,在常压条件下,反应温度为60~90℃,反应时间2~4小时,得到片状基体材料,这种合成方法得到的片状基体材料直径和厚度均匀且可控,片状基体材料直径3~5μm和厚度50~70nm,使颜料的性能更好。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65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