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夹持稳定的辊轴加工用钻孔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36147.6 | 申请日: | 2019-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2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 发明(设计)人: | 沈祥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锦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39/22 | 分类号: | B23B39/22;B23Q3/06;B23Q5/4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台 辊轴 电机 对称安装 辊轴本体 夹持稳定 双向螺杆 钻孔装置 左右两侧 输出端 中心孔 加工 两组 外壁 加工技术领域 螺母 弧形钢板 外壁两侧 中空结构 对辊轴 夹紧辊 夹紧力 上夹板 下夹板 轴本体 钻头 横板 内腔 压痕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了辊轴加工技术领域的一种夹持稳定的辊轴加工用钻孔装置,包括中空结构的工作台,工作台左右两侧外壁分别安装有控制开关和电机一,电机一的输出端延伸至工作台内腔并固定连接有双向螺杆,双向螺杆外壁两侧对称安装两组螺母,电机二的输出端安装有钻头,工作台顶部对称安装两组下夹板,横板底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上夹板,该装置不仅便于夹紧辊轴本体,同时还有效避免辊轴本体外壁因瞬间受夹紧力过大导致出现的压痕情况,实现对弧形钢板高度的调节,确保对不同粗细的辊轴本体进行中心孔的加工,实现对辊轴本体两端进行同时中心孔的加工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辊轴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夹持稳定的辊轴加工用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轴类零件,其两端往往需要打中心孔,而现有的防滑的中心孔钻孔装置,多为普通车床,打孔时,首先将轴一端用卡盘卡紧,然后,再在车床尾座上安装中心孔钻并进行中心定位,调整好后启动车床,车床卡盘带动轴件转动,然后移动尾座至恰当位置,之后摇动手柄,使中心孔钻开始打孔,打孔结束后,移动尾座,取出工件,掉头重新安装并打孔,因此,现有的打孔方法和打孔设备,工序繁多,效率较低,同时利用卡盘夹持固定轴类零件,容易出现因夹持力过大导致零件外壁出现压痕,或因夹持力过小导致零件固定不稳定,钻孔失败情况,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夹持稳定的辊轴加工用钻孔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持稳定的辊轴加工用钻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夹持稳定的辊轴加工用钻孔装置,包括中空结构的工作台,工作台底部中央安装蓄电池,工作台左右两侧外壁分别安装有控制开关和电机一,电机一的输出端延伸至工作台内腔并固定连接有双向螺杆,双向螺杆远离电机一的一端与工作台内壁活动连接,双向螺杆外壁两侧对称安装两组螺母,螺母顶部与连接杆底端固定连接,连接杆顶端延伸至工作台内腔并固定安装有电机二,电机二的输出端安装有钻头,工作台顶部对称安装两组下夹板,两组下夹板位于两组电机二之间,且下夹板顶部放置有辊轴本体,工作台顶部安装龙门架,龙门架顶部内壁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底部安装横板,横板底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上夹板,上夹板与下夹板对称设置,蓄电池分别与控制开关、电机一、电机二和电动伸缩杆电性连接。
优选的,下夹板与上夹板结构相同,且下夹板包括弧形钢板,弧形钢板底部两侧对称固定安装两组调节杆,弧形钢板内壁均匀设置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远离弧形钢板内壁的一端与弧形橡胶板外壁连接。
优选的,调节杆包括套筒,套筒内腔顶部插接有活动杆,活动杆顶部与弧形钢板底部外壁固定连接,套筒外壁螺接有调节螺栓,活动杆外壁自上而下均匀开设有与调节螺栓相匹配的调节螺孔。
优选的,活动杆外壁沿竖直方向设置刻度线,且刻度线是以厘米为单位。
优选的,工作台底部两侧均安装有行走轮,行走轮为万向行走轮,且万向行走轮上铰接有刹车板。
优选的,钻头与辊轴本体位于同一水平轴线上,工作台顶部中央沿水平方向开设有与连接杆相匹配的条形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夹持稳定,缓冲弹簧的设置起到了缓冲夹紧力的作用,不仅便于夹紧辊轴本体,同时还有效避免辊轴本体外壁因瞬间受夹紧力过大导致出现的压痕情况,弧形橡胶板内壁均匀设置有半球形的凸起颗粒,便于增加弧形橡胶板与辊轴本体之间的摩擦力,提高辊轴本体钻孔时的稳定性;
2、该装置移动性能良好,避免了工作人员使用时的搬运操作,有效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调节螺栓与调节螺孔之间的配合,便于调节活动杆在套筒内的伸出量,进而实现对弧形钢板高度的调节,确保对不同粗细的辊轴本体进行中心孔的加工,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锦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锦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61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