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背光照明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35878.9 | 申请日: | 2019-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2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弘锦威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34 | 分类号: | G09G3/34;G11C19/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亮度值序列 背光光源 显示装置 背光照明装置 技术效果 图像信号 可控 背光驱动单元 背光照明 调整单元 计算单元 接收单元 接收输入 图像拖尾 稳定图像 驱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照明装置,包括多个背光光源,用于为显示装置提供照明,所述背光照明装置进一步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输入的图像信号;计算单元,根据所述图像信号,计算所述多个背光光源中的每个可控区域的背光亮度值,生成第一背光亮度值序列;背光亮度值序列调整单元,根据所述显示装置的反应时间,调整所述多个背光光源中的每个可控区域的背光亮度值,并将所述第一背光亮度值序列调整为第二背光亮度值序列;背光驱动单元,根据所述第二背光亮度值序列驱动所述多个背光光源。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根据显示装置的反应时间,将第一背光亮度值序列调整为第二背光亮度值序列,并根据第二背光亮度值序列来驱动多个背光光源,从而克服了图像拖尾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稳定图像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具体而言,涉及背光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背光照明方 法。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屏中,由于液晶分子本身特性及液晶驱动方式的原因,液晶显示器件存在拖影问题。针对此问题,大多采用MEMC芯片解决拖影,现有的MEMC (Motion Estimateand Motion Compensation,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技术在自身的某些方面还存在着局限性,例如,在显示的运动物体本身运动趋势很难判断的情况下会 表现出明显的不足,且不同的MEMC方案所表现出的不足不尽相同,在何种情况下 会出现不足也难以判断,另外,采用MEMC技术还需增加额外的芯片成本。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 MEMC技术不能从本质上解决拖尾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一个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照明装置,包括多个背光光源,用于为显示装置提供照明,所述背光照明装置进一步包 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输入的图像信号;计算单元,根据所述图像信号,计算所述 多个背光光源中的每个可控区域的背光亮度值,生成第一背光亮度值序列;背光亮度 值序列调整单元,根据所述显示装置的反应时间,调整所述多个背光光源中的每个可 控区域的背光亮度值,并将所述第一背光亮度值序列调整为第二背光亮度值序列;背 光驱动单元,根据所述第二背光亮度值序列驱动所述多个背光光源。上述技术方案具 有如下技术效果:根据显示装置的反应时间,将第一背光亮度值序列调整为第二背光 亮度值序列,并根据第二背光亮度值序列来驱动多个背光光源,从而克服了图像拖尾 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稳定图像的技术效果。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背光照明装置。该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背光 照明装置,从而克服了图像拖尾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稳定图像的技术效果。
再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照明方法,用于为显示装置提供照明,包括:计算步骤,根据接收到的图像信号,计算出多个背光光源中的每个可控区 域的背光亮度值,生成第一背光亮度值序列;调整步骤,根据所述显示装置的反应时 间,调整所述多个背光光源中的每个可控区域的背光亮度值,并将所述第一背光亮度 值序列调整为第二背光亮度值序列;驱动步骤,根据所述第二背光亮度值序列驱动所 述多个背光光源。该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根据显示装置的反应时间,将第一 背光亮度值序列调整为第二背光亮度值序列,并根据第二背光亮度值序列来驱动多个 背光光源,从而克服了图像拖尾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稳定图像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液晶像素的反应时间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照明装置的框图;
图3示出了图2示出的背光照明装置中的背光光源的布局范例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示出的背光照明装置进行背光扫描时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弘锦威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弘锦威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58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