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金属的金属有机框架薄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34715.9 | 申请日: | 2019-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4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辉;侯倩倩;周胜;魏嫣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C08J5/18;C08L8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江裕强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薄层 制备 金属有机框架 双金属 合成 恒电流 金属有机框架膜 金属盐溶液 阳极氧化铝 薄膜表面 分层现象 恒电流法 基底接触 金属元素 配体溶液 生产效率 支撑作用 基底 晶核 可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金属的金属有机框架薄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金属盐溶液A和配体溶液B的制备、外加恒电流合成双金属的金属有机框架ZIF‑8x‑67薄层。本发明通过外加恒电流法来制备,操作步骤简便、合成时间短、投入成本低且生产效率高,也可用来合成其他的金属有机框架膜。通过外加恒电流法制备出的ZIF‑8x‑67薄膜表面连续,与基底接触紧密无分层现象,两种金属元素在薄层中分布均匀,混合良好。本发明所使用的阳极氧化铝(AAO)基底对膜有很好的支撑作用,且较细的孔径也有利于膜晶核的形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薄膜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金属的金属有机框架薄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近年来研究十分火热,其具有超高的结构可调性,使其在各个领域都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金属有机骨架膜由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周期排列形成,既有有机特质又有无机属性,是近来年的研究热点。ZIF系列的膜是金属有机框架膜的一种,其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自身骨架稳定的性能,研究应用都很广泛。
在更多时候,为了使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更大发挥其应用潜力,需要将其制备成薄层器件。所制备的金属有机框架薄层中,金属元素的选择对薄层的应用范围有极大的决定性作用。金属离子或离子簇的类型极大地影响膜的框架拓扑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进而影响它们在不同应用领域所展现出来的性能。
以沸石咪唑框架材料为例,其中心金属为锌离子或钴离子,单一的金属材料已经被证明具有很广泛的用途。例如沸石咪唑材料ZIF-8,金属离子为锌离子,此材料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气体分离领域。另一种金属离子为钴离子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IF-67,其中心离子钴离子具有较好的化学催化性能,但是其稳定性比ZIF-8稍弱。因此如果能在保持其稳定性的前提下,引入具有催化活性的钴离子,那么将极大促进此类材料的应用领域。因此制备双金属有机骨架薄层很有发展前景,混合金属能有效的调节薄层所展现出来的性质。
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制备薄层技术的限制,普通法比如水热法:操作周期长,实验步骤繁琐,因此急需提出新的薄层制备技术,更快更好的制备出金属有机框架薄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制膜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双金属的金属有机框架薄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金属的金属有机框架薄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两种金属盐溶于溶剂中,混合均匀得到金属盐溶液A:
(2)将有机配体溶于溶剂中,混合均匀得到配体溶液B;
(3)将上述金属盐溶液A和配体溶液B混合后静置得到混合溶液,并将基底置于所述适量混合溶液中,外加恒电流合成所述双金属的金属有机框架薄层。
优选的,所述的金属盐溶液为六水合硝酸锌和六水合硝酸钴的甲醇溶液。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金属盐溶液浓度为0.05-0.1 mol/L,六水合硝酸锌与六水合硝酸钴的摩尔比为(0.25~4):1。
优选的,所述的配体溶液为2-甲基咪唑的甲醇溶液,浓度为0.1mol/L~0.2 mol/L。
优选的,所述的将金属盐溶液A和配体溶液B混合,静置时间为12~24 小时。
优选的,所述基底是阳极氧化铝(AAO)基底,对膜有很好的支撑作用,且AAO基底具有40-70nm较细的孔径,其也有利于膜晶核的形成。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所需要的外加电流为0.5~2 mA。
更进一步优选的,反应时间为12~24分钟。
该方法制备的双金属的金属有机框架薄层,过程简单,生产效率极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47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