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锂离子超级电容器的T-Nb2 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33916.7 | 申请日: | 2019-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79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赵静;徐宗颖;王大为;张淮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G11/24 | 分类号: | H01G11/24;H01G11/44;H01G11/50;H01G11/30;H01G11/46;H01G11/8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邹伟红 |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锂离子 超级 电容器 nb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超级电容器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锂离子超级电容器的多孔
背景技术
由于对可再生清洁能源的迫切需求,电化学能源存储设备备受关注并被广泛的研究。在所有的电化学能源储存设备中,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是两种备受青睐的能源存储系统。超级电容器(双电层电容器)通过电极表面快速稳定的电荷吸附/脱附而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但受限于电极材料的比表面积导致其能量密度通常较低。对于锂离子电池,由于锂离子可以嵌入到电极材料内部从而产生较高的能量密度,但较慢的锂离子扩散动力导致其功率密度和循环寿命不尽人意。锂离子超级电容器(LISC)是一种有前景的能源储存设备,可充分利用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的优势。简单来说,LISC是由支持快速可逆的锂离子嵌入/嵌出特性的电池型正极材料和表现出电荷吸脱附性能的电容型负极材料组装而成。在两种电容储存机制的协同作用下,LISC的功率密度、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均得到明显的改善。然而,LISC的整体性能受限于电池型电极较慢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功率密度有限。因此,对于组建超高性能的LISC,寻找和开发有前景的高倍率性能的电极材料是极其重要的。
Nb2O5因其理论电容高达200 mAh/g,同时能够与电极表面的锂离子发生可逆的赝电容反应而产生较高的功率密度而备受关注。其独特的锂离子赝电容特性能够确保Nb2O5拥有出色的动力学—锂离子能够快速嵌入电极材料而不产生任何晶相转变,从而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然而,Nb2O5电极的应用受限于其较低的导电性和离子扩散速率。近年来,研究者们做出了大量努力来克服这些困难,如复合导电材料、掺杂异质元素以及纳米化结构设计等。然而,这些合成方法存在以下问题:严苛的实验合成条件、Nb源前驱体的低效利用性及特殊的辅助设备。因此,寻找高效、简单的方法合成纳米结构Nb2O5以及Nb2O5复合材料仍面临诸多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锂离子超级电容器的多孔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所述多孔
1)蛋清预处理:将蛋黄去除,搅拌均匀后待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39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