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盐碱地适用的温和型化学改良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33296.7 | 申请日: | 2019-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4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姚荣江;杨劲松;王相平;郑复乐;陶建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C05G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循文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层 化学改良 包膜层 调理剂 温和型 质量份 盐碱地 制备 水溶性高分子 聚丙烯酰胺 盐碱地土壤 混合体系 技术作用 聚乙二醇 脱盐过程 现实问题 玉米芯粉 腐植酸 磷石膏 硫酸铝 碱化 脱盐 应用 进程 | ||
1.一种盐碱地适用的温和型化学改良调理剂,其特征在于由内层和包膜层组成,其中内层组分按质量份计分别为磷石膏40~50份、硫酸铝15~20份、腐植酸20~25份、玉米芯粉10~15份和聚乙二醇5~8份;包膜层的组分为水溶性高分子聚丙烯酰胺,质量份数为内层混合体系质量的0.08~0.12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适用的温和型化学改良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磷石膏的CaSO4·2H2O ≥ 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适用的温和型化学改良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铝有效物质含量≥15 wt .%,粒径≤0.3 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适用的温和型化学改良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腐植酸不含钠离子、氯离子,有机质≥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适用的温和型化学改良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芯粉是玉米脱去籽粒后的穗轴磨碎过100目筛,含水量3~5 w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适用的温和型化学改良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为PEG400,无色粘稠液体,平均分子量380~420,pH值4~7,含量≥9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适用的温和型化学改良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高分子聚丙烯酰胺由丙烯酰胺均聚而成,过100目筛,分子量≤500×104,有效物质含量≥98.5 wt .%。
8.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盐碱地适用的温和型化学改良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①原料混合:将磷石膏,硫酸铝、腐植酸,玉米芯粉,聚乙二醇按照上述原料配比混合,搅拌均匀,加水调节含水量至混合物总重量的10~15
9.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化学改良调理剂在盐碱地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旱作农田应用时:土壤含盐量<2 g/kg的轻度盐碱地用量50-100 kg/亩,土壤含盐量2~4 g/kg中度盐碱地用量100~200 kg/亩,含盐量>4 g/kg土壤重度盐碱地用量200~400 kg/亩;在相同的土壤含盐量条件下,夏播季用量比秋播季用量高30~50 kg/亩;将化学改良调理剂均匀施入土壤后,利用旋耕机将化学改良调理剂与0-20 cm土壤混合均匀,然后机械开沟起高畦,畦上种植;在水田应用时:土壤含盐量<2 g/kg的轻度盐碱地用量50-100 kg/亩,土壤含盐量2~4 g/kg中度盐碱地用量100~300kg/亩,含盐量>4 g/kg土壤重度盐碱地用量300~500 kg/亩;将化学改良调理剂均匀施入土壤,利用旋耕机将改良调理剂与0-20 cm土壤混合均匀,灌水并保持淹水深度10~15 cm,3~5日后将地表积水排出,然后种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329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