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晶合金玻璃模压成型模具、其制作方法及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32695.1 | 申请日: | 2019-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6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星;闻平;孟磊;汪卫华;柳延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3B23/03 | 分类号: | C03B23/03;C22C45/00;C22C45/10;B23P15/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英智伟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1 | 代理人: | 刘丹妮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玻璃 模压 成型 模具 制作方法 应用 | ||
1.一种非晶合金玻璃模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材料为非晶合金材料,所述非晶合金材料的组成为:
Ira-[Tax(Nb)1-x]b-[Niy(Co)z(Fe)r(Cu)m(V)n(W)k]c-Bd;
其中,
a、b、c、d均为原子百分数,且20≤a≤40,30≤b≤40,20≤c≤35,0≤d≤15,a+b+c+d=100;
x、y、z、r、m、n、k为原子百分数,0≤x,y,z,r,m,n,k≤1且y+z+r+m+n+k≤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晶合金材料中的非晶相不低于75%,优选为不低于90%;
所述非晶合金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00℃~1200℃;和/或
所述非晶合金材料的过冷液相区宽度为50~130℃,优选为70~13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非晶合金板材;
(2)将步骤(1)制得的非晶合金板材放置在有预制多孔结构的高温合金上,同时放入带有加热装置的力学试验机腔体中;
(3)加热至所述非晶合金的过冷液相区,非晶合金材料的粘度下降,力学试验机控制施加一个向下的压力,将软化后的非晶合金压入高温合金的结构中;
(4)力学试验机保持一定向下的压力,降温,脱模,制得所述非晶合金模压玻璃模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非晶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配料: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子百分比准备所述铬金属元素原料;
(II)铸锭:将各组分配料在电弧炉中熔炼混合均匀,冷却后得到母合金铸锭;优选地,所述电弧炉为钛吸附的氩气氛保护的电弧炉;
(III)将步骤(II)制得的母合金铸锭电弧炉吸铸装置制备得到所述非晶合金板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I)中,当所述非晶金属材料中不含B,即d=0时,将步骤(I)中的各组分配料在电弧炉中熔炼混合均匀,冷却后得到母合金铸锭;
当所述非晶金属材料中含B,即d≠0时,先用Ta或铌Nb包裹B炼成钽硼或铌硼合金,再与步骤(I)中的其余各组分配料在电弧炉中熔炼混合均匀,冷却后得到母合金铸锭。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加热氛围为氩气氛围;优选地,所述氩气压力为0.01~0.05MPa,优选为0.02~0.03MPa。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和步骤(4)中,所述力学试验机施加的向下的压力为500~1500N,优选为1100~1300N,最优选为1200N;和/或
所述步骤(3)中,所述力学试验机向下的速度为0.01~0.05mm/s,优选为0.01~0.03mm/s,最优选为0.02mm/s。
8.一种玻璃模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使用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具;
优选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玻璃放置在所述模具上,同时放入带有加热装置的力学试验机腔体中;
(B)加热至玻璃的软化温度,力学试验机控制施加一个向下的压力,将软化后的玻璃压入所述模具中;
(C)力学试验机保持一定向下的压力,降温,脱模,制得所述模压玻璃。
9.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晶合金玻璃模压成型模具或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方法制备的非晶合金玻璃模压成型模具在制备非球面透镜中的应用。
10.一种非球面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球面透镜通过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269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