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晒耐火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32644.9 | 申请日: | 2019-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77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颖雪;林亮臻;宋运龙;黄颖婕;周孝天;汪元;陈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南新电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1/00 | 分类号: | H01B11/00;H01B7/28;H01B7/295;H01B7/42 |
| 代理公司: |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1 | 代理人: | 郑浩 |
| 地址: | 3621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晒 耐火 电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晒耐火电缆,其保护层的外部套装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的环形套体内以导线芯为中心环形阵列均匀分布成型有真空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的环形套体外壁上以导线芯为中心环形阵列均匀分布成型有T形凸条,热反射板安装在相邻的两个T形凸条的热反射板安装槽上位于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的环形套体外壁外侧,可通过热反射板来反射大部分投射到电缆上的太阳光热能,从而减缓电缆受日晒热量影响而老化的速度,起到防晒功能;绝缘层和保护层被燃烧破坏后氧化亚铁粉末和木炭条会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在电缆的导线芯周围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来延迟导线芯被烧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晒耐火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电缆在采用架空式铺设时,虽然电缆的检修、布线比较方便,但电缆置于半空中,长年风吹日晒,并受到紫外线的照射,电缆的外层极易老化,而老化的电缆存在漏电、开裂等安全隐患;同样的,架空式电缆在火灾发生时,或者电缆内部因导线芯温度过高而自燃时,电缆的导线芯在发生火情后常常由于电缆的耐火性能比较薄弱,而导致电缆在火情发生瞬间即出现故障,耐火性能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通过反射太阳光来减少电缆受日晒热量影响而老化和在发生火情时可通过在电缆的导线芯周围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来延迟导线芯被烧坏的防晒耐火电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晒耐火电缆,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导线芯、绝缘层和保护层,所述绝缘层为交联聚氯乙烯塑胶套,绝缘层内以导线芯为中心环形阵列均匀分布嵌入有木炭条,保护层为聚乙烯塑胶套,保护层内以导线芯为中心环形阵列均匀分布填充有氧化亚铁粉末,氧化亚铁粉末和木炭条一一对应,保护层的外部套装有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的环形套体内以导线芯为中心环形阵列均匀分布成型有真空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的环形套体外壁上以导线芯为中心环形阵列均匀分布成型有T形凸条,T形凸条的两侧与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的环形套体外壁之间形成热反射板安装槽,热反射板安装在相邻的两个T形凸条的热反射板安装槽上位于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的环形套体外壁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热反射板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硅橡胶底板、阻燃尼龙增强板和热反射涂料层,阻燃尼龙增强板胶粘或热压成型在硅橡胶底板的外侧,热反射涂料层涂覆在阻燃尼龙增强板的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热反射涂料层按重量份由33份的丙烯酸树脂、35份的钛白粉、30份的改性纳米粒子、2份的氧化锌和0.1份的助剂混合涂覆在阻燃尼龙增强板的表面后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氧化亚铁粉末和木炭条的质量比为2:1。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防晒耐火电缆,其保护层的外部套装有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的环形套体内以导线芯为中心环形阵列均匀分布成型有真空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的环形套体外壁上以导线芯为中心环形阵列均匀分布成型有T形凸条,T形凸条的两侧与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的环形套体外壁之间形成热反射板安装槽,热反射板安装在相邻的两个T形凸条的热反射板安装槽上位于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的环形套体外壁外侧,可通过热反射板来反射大部分投射到电缆上的太阳光热能,从而减缓电缆受日晒热量影响而老化的速度,起到防晒功能;同时在发生火情时,绝缘层和保护层被燃烧破坏后氧化亚铁粉末和木炭条会在高温条件下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来缓解火情,通过在电缆的导线芯周围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来延迟导线芯被烧坏;具有防晒耐火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防晒耐火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南新电缆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南新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26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