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引擎用户识别方法、系统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32268.3 | 申请日: | 2019-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84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龙;王枥墀;陈思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云鼎丝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智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5 | 代理人: | 丁亮;吴新祥 |
地址: | 610093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擎 用户 识别 方法 系统 终端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引擎用户识别方法、系统及终端,通过第一识别方式和第二识别方式分别获取用户的第一脸部图像和第二脸部图像;比对第一脸部图像和第二脸部图像中的用户面部特征相似度;如果相似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匹配阈值,则选取第一脸部图像和第二脸部图像中任一图像作为最终识别结果;或者,如果相似度小于预设匹配阈值,则获取用户预存脸部特征信息,将预设脸部特征信息分别与第一脸部图像和第二脸部图像进行比对,确定最终识别结果。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用户的脸部图像进行采集获取,然后将两种方法获得的图像进行比对。这样使得对用户识别时,不会因为使用一种识别方式对用户识别错误,并且根据用户脸部的特征信息,准确确定用户的脸部图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图像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引擎用户识别方法、系统及终端。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传统技术中的人脸识别一般都是需要准确采集人的面部特征,将采集的面部特征与数据库中预先采集的数据进行比对。只有当比对结果达到预设阈值例如匹配率在90%以上,认为匹配成功,进而允许进行人脸识别的用户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如果认证失败,则禁止用户执行任何相关的操作。
传统的人脸识别,虽然可以通过人脸特征的采集和比对对用户进行识别,但是针对不同肤色的人进行人脸识别的准确度可能存在不同,例如对于黄色皮肤的亚洲人和白色皮肤的欧洲人,一般情况下识别效果较好。但是对于黑色皮肤的非洲人,则可能出现拍照获得发的图片无法准确对用户面部特征进行识别,进而无法实现对用户的识别。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引擎用户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第一识别方式和第二识别方式分别获取用户的第一脸部图像和第二脸部图像,其中所述第一识别方式和所述第二识别方式为不同识别算法对应的图像识别方式;比对所述第一脸部图像和所述第二脸部图像中的用户面部特征相似度;如果所述相似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匹配阈值,则选取所述第一脸部图像和所述第二脸部图像中任一图像作为最终识别结果;或者,如果所述相似度小于预设匹配阈值,则获取所述用户预存脸部特征信息,将所述预设脸部特征信息分别与所述第一脸部图像和所述第二脸部图像进行比对,确定最终识别结果。
采用上述实现方式,当对用户进行识别时,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用户的脸部图像进行采集获取,然后将两种方法获得的图像进行比对。如果比对结果是两种方法获得的图像相似度阈值在预设阈值,则可任选其一,否则获取用户的脸部特征信息,确定最终的识别结果。这样使得对用户识别时,不会因为使用一种识别方式对用户识别错误,并且根据用户脸部的特征信息,准确确定用户的脸部图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第一识别方式和第二识别方式分别获取用户的第一脸部图像和第二脸部图像,包括:通过活体检测对所述用户进行行为特征检测,所述行为特征包括:眨眼睛、张嘴、摇头;如果通过所述活体检测通过,则通过图像采集设备按照不同的采集方式分别获取所述第一脸部图像和第二脸部图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所述最终识别结果之后,还包括对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获取,根据所述身份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包括:公司员工或来访人员。
结合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根据所述身份信息确定所述用户为公司员工,则获取OA办公系统中所述用户的待办事项;将所述待办事项显示在屏幕上,以使得所述用户可以获知自己的待办事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云鼎丝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云鼎丝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22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