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控青瓷上釉夹具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31386.2 | 申请日: | 2019-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2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叶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传俊 | 
| 主分类号: | B28B11/04 | 分类号: | B28B11/04;B28B1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37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青瓷 上釉 夹具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电控青瓷上釉夹具,其特征是,包括:
手持柄(11);
电机(21),其壳体固定在手持柄(11)的腔体内,电机(21)的转轴从手持柄(11)伸出;
开关(22),多只,其固定在手持柄(11)上;
控制器(20),其固定在手持柄(11)的腔体内,控制器(20)电连接多只开关(22)和电机,能控制电机正转、反转或停转;
圆环块(3),其下部沿着圆周开设有多只均布的径向槽(31),其外圆周开设有圆环槽(32),该圆环槽(32)经过径向槽(31),圆环块(3)的顶部与手持柄(11)固定;
拨动块(6),呈圆柱状,中心开设有螺纹孔,圆柱状的圆周面开设有圆环空腔,拨动块(6)安装在圆环块(3)内,拨动块(6)设置有多个泄浆孔;
转动片(4),由内臂(41)和外臂(42)组成,其数量与径向槽(31)相同,转动片(4)插入径向槽(31),转动片(4)的中部经钢丝穿过后套设在圆环块(3)的圆环槽(32)槽内,转动片(4)能以钢丝为中心,沿着径向槽(31)转动,内臂(41)部分插入拨动块(6)的圆环空腔内;
底板(5),其与圆环块(3)的底部固定,底板(5)开设有轴孔和多个泄浆孔;
螺杆(23),其一端与电机(21)的转轴固定、另一端插入底板(5)轴孔,螺杆(23)与拨动块(6)螺纹孔配合;
顶杆(7),多根,其与底板(5)或圆环块(3)固定;
当夹具插入青瓷容器(8)的开口端,顶杆(7)触及青瓷容器(8)内底,控制其中一只开关(22),电机(21)转动带动拨动块(6)上移动,转动片(4)转动,转动片(4)的外臂(42)从径向槽(31)向外转动且能触及青瓷容器(8)顶部的内壁,从而能将青瓷容器(8)固定在夹持工具上,控制另外一只开关(22),转动片(4)的外臂(42)缩进径向槽(31),夹持工具能从青瓷容器(8)取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控青瓷上釉夹具,其特征是,所述圆环块(3)的内壁固定有上限位环(35)和下限位环(33),其能限位所述拨动块(6)的行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控青瓷上釉夹具,其特征是,所述径向槽(31)的数量在四、五或六只,所述顶杆(7)的数量为四、五或六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控青瓷上釉夹具,其特征是,所述顶杆(7)靠近圆环块(3)的外径固定但不超过圆环块(3)的外径,所述顶杆(7)的底部设置有尖部,该尖部与青瓷容器(8)内底为点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控青瓷上釉夹具,其特征是,还包括:
转轴密封圈(12),其套在所述电机(21)的转轴外且与所述手持柄(11)固定,转轴密封圈(12)能防止釉浆从电机(21)转轴的缝隙内进入手持柄(11)腔体内;
开关防水膜(24),其粘贴在手持柄(11)上能对所述的开关(22)进行密封;
挡水板(25),其固定在所述的手持柄(11)外且与所述的圆环块(3)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控青瓷上釉夹具,其特征是,所述圆环块(3)的外圆周开设有多只轴向导流槽(34)。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控青瓷上釉夹具,其特征是,所述拨动块(6)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滑动缺口(62),还包括定位杆(61),其固定在所述圆环块(3)的内壁且轴向设置,滑动缺口(62)仅能沿着定位杆(61)滑动。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控青瓷上釉夹具,其特征是,所述控制器(20)包括:
电机的驱动电路IC1,其第一输出端连接电机第一输入端;
桥堆B,其第一交流输入端连接电机的第二输入端、第二交流输入端连接驱动电路IC1的第二输出端;
光耦IC2,其正输入端连接桥堆B的正输出端、负输入端连接桥堆B的负输出端,光耦IC2的负输出端接地,光耦IC2的正输出端经电阻R连接电源E;
模数转换电路AD,其输入端连接光耦IC2的正输出端;
微控制单元MCU,其输入端连接模数转换电路AD的输出端,微控制单元MCU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驱动电路IC1的两个控制端,微控制单元MCU能控制电机正转、反转或停转;
所述的多只开关(22),连接微控制单元MCU,能控制电机正转、反转或停转;
电源E,向驱动电路IC1、光耦IC2、模数转换电路AD、微控制单元MCU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传俊,未经叶传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138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