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套管与水泥环之间的微环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31188.6 | 申请日: | 2019-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21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陈雪莲;李疾翎;唐晓明;陶爱华;张聪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50 | 分类号: | G01V1/50;E21B47/00;E21B47/005;E21B49/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陈海滨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管 水泥 之间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套管与水泥环之间的微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①:在深度区间内进行弯曲型兰姆波测井、超声反射成像测井、SBT测井或CBL-VDL测井;
步骤②:分别得到弯曲型兰姆波的衰减Attasy、套管共振波的共振效率Rate以及拉伸型兰姆波的衰减Attsy;
弯曲型兰姆波的衰减,是将接收的远近接收器的弯曲型兰姆波波形首先做希尔伯特变换,取希尔伯特变换后的峰值,远近波的峰值的比值计算得到的,如式(1):
其中,wave1和wave2是测量弯曲型兰姆波时近和远接收器接收到的直达兰姆波;Hilbert是指做希尔伯特变换,abs是取希尔伯特变换后波形的模;
拉伸型兰姆波的衰减,利用水泥胶结测井记录的波形,首先对T1发射、R1和R2接收的W11和W12波形以及T2发射、R1和R2接收的W21和W22波形做希尔伯特变换,得到变换后拉伸型兰姆波波包的峰值a1、a2、a3和a4,利用式(2)计算得到拉伸型兰姆波的衰减Attsy:
其中,L是相邻两个接收器R1、R2的间距;T1是第一发射器,T2是第二发射器,R1是第一接收器,R2是第二接收器;
共振效率Rate是对接收的超声反射波做希尔伯特变换后,在共振波时窗内取均方根值再和反射波时窗内最大值的比值,共振效率采用式(3)得到,
其中,wavedata是指接收到的超声反射波,i是波形点数,n是指共振波的起始点,w是指共振波时窗中的总点数;
步骤③:判断套管后微环的存在;
Ⅰ.套管后耦合快速水泥中微环的存在判断包括四种组合方法:
Ⅰ-Ⅰ:获得处理深度depth、井周方位Azimuth位置处的弯曲型兰姆波的衰减Attasy数据和套管共振波的共振效率Rate,在共振效率Rate较低和弯曲型兰姆波的衰减Attasy大于70dB/m的井段或扇区位置,可确定套管后存在小于0.3mm的微环;
Ⅰ-Ⅱ:获得处理深度depth、井周方位Azimuth位置处的弯曲型兰姆波的衰减Attasy数据和拉伸型兰姆波的衰减Attsy,在拉伸型兰姆波的衰减Attsy介于4-7dB/m之间和弯曲型兰姆波的衰减Attasy大于70dB/m的井段或扇区位置,确定套管后存在小于0.3mm的微环;
Ⅰ-Ⅲ:获得处理深度depth、井周方位Azimuth位置处的套管共振波的共振效率Rate和拉伸型兰姆波的衰减Attsy,在共振效率Rate较低,其反演的阻抗大于4.0MRayls和拉伸型兰姆波的衰减Attsy介于4-7dB/m之间的井段或扇区位置,确定套管后存在小于0.3mm的微环;
Ⅰ-Ⅳ:获得处理深度depth、井周方位Azimuth位置处的套管共振波的共振效率Rate、弯曲型兰姆波的衰减Attasy和拉伸型兰姆波的衰减Attsy,在共振效率Rate较低,其反演的阻抗大于4.0MRayls、弯曲型兰姆波的衰减Attasy大于70dB/m和拉伸型兰姆波的衰减Attsy介于4-7dB/m之间的井段或扇区位置,确定套管后存在小于0.3mm的微环;
Ⅱ.套管后耦合慢速水泥中微环的存在判断包括两种组合方法:
Ⅱ-Ⅰ:获得处理深度depth、井周方位Azimuth位置处的弯曲型兰姆波的衰减Attasy数据和拉伸型兰姆波的衰减Attsy,在拉伸型兰姆波的衰减Attsy介于4-6dB/m之间和弯曲型兰姆波的衰减Attasy大于70dB/m的井段或扇区位置,确定套后存在小于0.3mm的微环;
Ⅱ-Ⅱ:获得处理深度depth、井周方位Azimuth位置处的套管共振波的共振效率Rate和拉伸型兰姆波的衰减Attsy,在共振效率Rate较低,其反演的阻抗大于3.0MRayls和拉伸型兰姆波衰减Attsy介于4-6dB/m之间的井段或扇区位置,确定套后存在小于0.3mm的微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管与水泥环之间的微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②中,弯曲型兰姆波测井数据通过超声探头斜入射方式测量获取到套管弯曲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118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储层气体钻井安全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煤层气开采用监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