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组分速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29676.3 | 申请日: | 2019-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1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 发明(设计)人: | 马强;左勇志;张巧丽;曹高品;何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4/12 | 分类号: | C04B24/12;C04B10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周娓娓;王灵灵 |
| 地址: | 10003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速凝剂 制备 掺量 配方 凝结 氟硅酸镁 技术空白 氢氧化铝 氢氧化钠 三乙醇胺 硫酸铝 稳定剂 混凝土 填补 施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组分速凝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速凝剂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A组分包括20‑30份的氢氧化铝、20‑32份的氢氧化钠、5‑10份的三乙醇胺、30‑55份的水;B组分包括40‑50份的硫酸铝、5‑15份的氟硅酸镁、0.5‑1份的稳定剂、35‑55份的水。本发明提供的双组分速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填补了现阶段的技术空白。设计配方合理,易操作。很好的解决现阶段速凝剂无法同时满足凝结时间短、掺量低、稳定性好、后期强度好的问题。该配方满足了实际施工对预拌湿喷混凝土在掺量、凝结时间和后期强度上的要求。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和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是一种双组分速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隧道工程及喷射混凝土湿喷工艺的广泛推广,速凝剂在现代铁路、隧道工程中的作用日渐显著,速凝剂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喷射混凝土的施工进程和工程质量。
液体速凝剂可分有碱速凝剂和无碱速凝剂两类,有碱速凝剂有初凝时间好,掺量低的优点,但是28天抗压强度比普遍偏低,按照实际用水泥检测,基本在60%左右,很难达标。而无碱速凝剂虽然28天抗压强度比均达标,但是存在掺量大,稳定性差的缺点。目前预拌湿喷混凝土存在的掺量、初凝时间和后期强度三者不匹配的问题,是制约喷射混凝土技术更新换代的难题。
近年来,大量学者针对液体速凝剂开展了针对性的研究,致力于提高液体速凝剂的品质。现有专利对速凝剂的研究仅限于单组分有碱速凝剂和单组分无碱速凝剂,目前国内对双组分液体速凝剂的的研究还处于空白阶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组分速凝剂及其制备方法,要解决现阶段速凝剂无法同时满足凝结时间短、掺量低、稳定性好、后期强度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双组分速凝剂,所述速凝剂包括A组分和B组分,
其中,A组分包括20-30份的氢氧化铝、20-32份的氢氧化钠、5-10份的三乙醇胺、30-55份的水;
B组分包括40-50份的硫酸铝、5-15份的氟硅酸镁、0.5-1份的稳定剂、35-55份的水。
进一步,所述速凝剂包括A组分和B组分,
其中,A组分包括22份的氢氧化铝、20份的氢氧化钠、5份的三乙醇胺、53份的水;
B组分包括45份的硫酸铝、15份的氟硅酸镁、0.5份的稳定剂、39.5份的水。
进一步,所述双组分速凝剂与水泥混合后,1天后的抗压强度为10.2-13MPa;90天抗压强度保留率为107%-115%。
进一步,所述双组分速凝剂与水泥混合后,初凝时间为3min20s-4min30s,终凝时间为8min15s-9min25s。
进一步,所述双组分速凝剂与水泥混合后,28天抗压强度为93%-97%。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上述双组分速凝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制备A组分:
步骤一,将氢氧化钠在搅拌的过程中溶于水中,继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步骤二,再缓缓加入氢氧化铝, 继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并保持恒温30-40分钟;
步骤三,加入三乙醇胺,搅拌;
步骤四,静置冷却至室温,得A组分;
S2,制备B组分:
步骤一,将水加热至50℃-60℃;
步骤二,在搅拌的过程中缓缓加入硫酸铝, 继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并保持恒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96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