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多孔钛支架表面抗感染生物活性涂层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28734.0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1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昕;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昕 |
主分类号: | A61L27/32 | 分类号: | A61L27/32;A61L27/28;A61L27/06;A61L27/54;A61L27/56;B33Y8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张丽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钛 支架表面 支架 生物活性涂层 模拟体液 抗感染 制备 打印 万古霉素 浸泡 蒸馏水 氢氧化钠溶液 表面预处理 稀盐酸溶液 蒸馏水冲洗 羟基磷灰石 浸入 表面形态 恒温震荡 喷砂工艺 去离子水 术后感染 随炉冷却 退火工艺 骨传导 骨诱导 骨整合 烘干 平滑 保温 震荡 配置 预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多孔钛支架表面抗感染生物活性涂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多孔钛支架;(2)采用喷砂工艺进行表面预处理,再采用退火工艺处理,在多孔钛支架表面形成平滑的表面形态;(3)多孔钛支架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震荡;(4)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冲洗多遍,依次分别在蒸馏水、稀盐酸溶液中浸泡,而后烘干、升温,保温一定时间后,室温随炉冷却;(5)配置模拟体液,在模拟体液中加入万古霉素,将多孔钛支架浸泡在模拟体液中恒温震荡,在多孔钛支架表面获得搭载万古霉素的羟基磷灰石抗感染生物活性涂层。本发明可显著提高多孔钛支架的骨整合、骨传导以及骨诱导性能,以及达到预防术后感染发生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具体为一种3D打印多孔钛支架表面抗感染生物活性涂层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骨缺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主要源自于创伤、肿瘤摘除以及先天畸形等,小尺寸的骨缺损可自行愈合,而尺寸较大的骨缺损通常难以自动愈合,需要通过骨移植或者组织工程方法进行治疗。其中组织工程方法被认为是治疗骨缺损最有发展前景的研究方向,组织工程技术由支架材料、生长因子以及细胞三要素组成。支架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其中金属材料由于具备较高的强度与韧性受到了广泛的研究。金属材料作为支架材料使用时,通常具有多孔结构,满足新骨长入的需求。
传统的多孔金属加工技术难以满足骨科植入物内部连通的多孔结构、与植入部位解剖结构相吻合等技术需求,3D打印技术则可以完全迎合不同患者、不同植入部位对于植入物个性化定制的需求,被认为是骨科植入物未来最有发展前景的研究方向。在各种金属材料中,多孔钛具有强度高、密度低以及生物相容性好等方面的优势,因此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骨科植入物材料,其有望作为支架材料应用于骨缺损的治疗。
多孔钛金属是一种生物惰性材料,骨整合性能差,难以快速和周围骨组织长合在一起;同时植入物植入手术过程中易发生感染,也会引起植入物松动,最终植入失败。针对这两个问题,本专利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搭载万古霉素的羟基磷灰石抗感染生物活性涂层制备技术。其中羟基磷灰石具有与骨组织无机成分类似的化学组成,具有良好的骨整合性能,以及骨传导和骨诱导的生物活性。万古霉素是骨科抗感染常用的一种抗生素,在预防术后感染方面效果显著。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3D打印多孔钛支架表面抗感染生物活性涂层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3D打印多孔钛支架表面抗感染生物活性涂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多孔钛支架;
(2)采用喷砂工艺对金属植入物进行表面预处理,而后再采用退火工艺进行处理,在多孔钛支架表面形成平滑的表面形态;
(3)将经所述步骤(2)处理后的多孔钛支架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震荡;
(4)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冲洗多遍,然后依次分别在蒸馏水、稀盐酸溶液中浸泡22-26h,浸泡温度35-48℃,浸泡后在烘箱中烘干,烘干温度33-45℃,烘干时间为22-25h,然后把样品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560-650℃,保温一定时间后,室温随炉冷却;
(5)配置模拟体液,在模拟体液中加入万古霉素,将经过所述步骤(4)处理的多孔钛支架浸泡在含有万古霉素的模拟体液中恒温震荡,在多孔钛支架表面获得搭载万古霉素的羟基磷灰石抗感染生物活性涂层。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4-6mol/L。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所述氢氧化钠溶液为50-70℃下恒温状态,所述多孔钛支架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震荡22-25h。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所述稀盐酸溶液的浓度为0.3-0.8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昕,未经刘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87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