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脱模的圆柱形混凝土模具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27950.3 | 申请日: | 2019-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2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 发明(设计)人: | 沈恒祥;黄金坤;刘宜思;童格军;周澳成;时浩天;陈宇;刘俊俊;陈旭鹏;王子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立模 半圆柱形 脱模 底盖 套接 模具 圆柱形混凝土 方形拉环 环形卡 拼装 圆环 浇筑混凝土 闭合 试样脱模 整体模具 可重复 外端面 附着 拉拔 拼接 套入 振捣 制样 清洗 养护 组装 拆除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脱模的圆柱形混凝土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圆柱形外立模,环形卡合装置,带底盖的套接圆环和方形拉环;将两个所述半圆柱形外立模对接拼装组成一个完整的圆柱形立模,通过附着于所述半圆柱形外立模两侧的所述环形卡合装置将由两个所述半圆柱形外立模组成的完整的圆柱形立模固定闭合,最后将拼接好的完整的圆柱形立模的底部套入所述带底盖的套接圆环中,完成整体模具的组装,此时可在模具内浇筑混凝土,振捣制样,养护至脱模期,脱模时先拆除所述带底盖的套接圆环,通过拉拔位于两个所述半圆柱形外立模外端面中间位置的所述方形拉环,使得对接拼装的两个所述半圆柱形外立模分离,完成试样脱模,清洗后可重复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圆柱形混凝土试样的实验模具制作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脱模的圆柱形混凝土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混凝土的广泛应用,为满足各种工况下的使用要求,针对混凝土材料特性的研究越来越多样化;其中圆柱形混凝土试样用途广泛,其可用于混凝土的单轴抗压强度测定、巴西劈裂法抗拉强度测定、混凝土的压缩流变、蠕变以及循环加卸载测试。而圆柱形混凝土试样的制备极不方便,通常是先制备标准混凝土试块,随后通过取芯机取芯,再用切割机切割,最后用磨石机打磨,完成试样的制作;上述方法导致材料浪费严重,工作量大,对机器操作熟练度要求较高。因此,目前出现有圆柱形塑料模具,其在圆柱形模具中轴线一端开有贯通缝,上下端套有限位环,拆模时,先拆除限位环,撬开贯通缝,从模具顶部往底部顶推试样,完成试样的脱落,但该方法由于模具的塑料材料特性,且贯通缝较细,撬开贯通缝时容易损坏模具,用力顶推试样时,容易损坏试样。
针对上述制备圆柱形混凝土试样的方法和制备模具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一种便于脱模的圆柱形混凝土模具,其便于组装和拆卸,底部套装有可重复使用且带底盖的套接圆环,脱模时,去除带底盖的套接圆环,拆分两边的半圆柱形模具,完成试样脱模,可不对试样造成损伤且试样成形较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脱模的圆柱形混凝土模具,方便了圆柱形混凝土试样的制备及脱模,保证了试样的完整性,使得试样测试出的性能参数更准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脱模的圆柱形混凝土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圆柱形外立模,环形卡合装置,带底盖的套接圆环和方形拉环;将两个所述半圆柱形外立模对接拼装组成一个完整的圆柱形立模,通过附着于所述半圆柱形外立模两侧的所述环形卡合装置将由两个所述半圆柱形外立模组成的完整的圆柱形立模固定闭合,最后将拼接好的完整的圆柱形立模的底部套入所述带底盖的套接圆环中,完成整体模具的组装,此时可在模具内浇筑混凝土,振捣制样,养护至脱模期,脱模时先拆除所述带底盖的套接圆环,通过拉拔位于两个所述半圆柱形外立模外端面中间位置的所述方形拉环,使得对接拼装的两个所述半圆柱形外立模分离,完成试样脱模,清洗后可重复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半圆柱形外立模,包括第一对接面,第二对接面,企口孔洞,卡定钢片和卡块;所述半圆柱形外立模有一定的厚度,沿着立模高度方向有两个对接面,分别为所述第一对接面和所述第二对接面,所述第一对接面上开设有三个等间距布置且有一定深度的所述企口孔洞,在所述企口孔洞内的上、下侧各装有一个所述卡定钢片,参照所述第一对接面上的所述企口孔洞的位置,在所述第二对接面上的相同位置处等间距设有三个大小与所述企口孔洞相当的所述卡块,拼装时,将其中一个所述半圆柱形外立模的所述第一对接面和所述第二对接面分别与另一个所述半圆柱形外立模的所述第二对接面和所述第一对接面拼接,使得所述卡块卡入与之相对应的所述企口孔洞内,并通过所述卡定钢片夹紧,实现两个所述半圆柱形外立模的初步拼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79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的转式材料挤压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预制墙板的浇筑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