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症护理用锻炼吞咽的酸刺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26912.6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9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姜艳;杨青博;孙强;李萍;荆伟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A61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宋平 |
地址: | 266005***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症 护理 锻炼 吞咽 刺激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重症护理用锻炼吞咽的酸刺激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侧下表面安装有药液箱、水泵、可编程PLC控制器和气压泵,所述药液箱和水泵的进水口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的管道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外壳的右侧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槽体和通孔,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端安装有喷头,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中部固定套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转动板之间安装有环形气囊,所述第二软管的一端与环形气囊连接。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大大降低看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使用效果好,省时省力,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症护理用锻炼吞咽的酸刺激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老龄化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急性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而吞咽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可造成水和其他营养成分摄入不足,致使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严重者不得不长期鼻饲,给病人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酸刺激主要利用舌部对酸极敏感的特点,味蕾受到酸刺激唾液分泌增多,吞咽反射增强,从而改善了吞咽过程中必需的神经肌肉活动,有利于感觉的恢复。
中国专利CN 207667055 U公开了一种重症护理用锻炼吞咽的酸刺激装置,该申请虽然能够实现患者嘴巴的开合,当时在对患者的嘴巴里输送酸液时,需要看护人员进行工作,这就增加了看护人员劳动强度,同时人工加酸费时费力,添加效果不好,因此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重症护理用锻炼吞咽的酸刺激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重症护理用锻炼吞咽的酸刺激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侧中部安装有隔板,所述外壳的内侧下表面安装有药液箱、水泵、可编程PLC控制器和气压泵,所述药液箱和水泵的进水口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的管道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气压泵的一个通口连接有第二软管,且第二软管和第一软管均贯穿隔板,所述外壳的上端通过合页连接有上端盖,所述外壳的正面下部通过合页安装有箱门,所述外壳的右侧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槽体和通孔,且第二软管和第一软管横穿槽体,所述第一软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端安装有喷头,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中部固定套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下两侧均通过销轴安装有转动板,两个所述转动板之间安装有环形气囊,所述第二软管的一端与环形气囊连接,两个所述转动板相向的一侧安装有限位板,所述电磁阀、水泵、可编程PLC控制器和气压泵之间共同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源。
优选的,所述上端盖的上表面以及箱门的一侧均安装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下表面两侧均对称安装有移动轮,且移动轮为可锁止移动轮。
优选的, 所述第一软管的管道上安装有位于电磁阀下方的三通管,三通管的一个管口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药液箱连接。
优选的, 所述隔板的上表面安装有音响,所述音响外连接有电源。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重症护理用锻炼吞咽的酸刺激装置,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设有气压泵能够对环形气囊充气和放气,环形气囊实现转动板的摆动,从而完成患者嘴巴的开合,患者嘴巴张开时,水泵从药液箱抽取酸液,经过电磁阀和第三连接管,之后从喷头喷出,喷向患者的舌头中部,使患者做出吞咽的动作,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大大降低看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使用效果好,省时省力,值得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重症护理用锻炼吞咽的酸刺激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重症护理用锻炼吞咽的酸刺激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未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69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给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经颅直流电刺激的注意力调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