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的舰船功能舱段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23677.7 | 申请日: | 201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9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赵阳;傅江妍;陆尊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主分类号: | B63B69/00 | 分类号: | B63B6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31107 | 代理人: | 许丽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设计 功能舱 舰船 多系统 换装 通用化 标准化 电子武器 辅助模块 控制模块 快速换装 扩展能力 系统接口 系统设备 舱段 构建 统一 | ||
为了实现多系统的快速换装,基于模块化设计,完成基于模块化设计的舰船功能舱段的设计及构建。舰船功能舱段包括3个主要组成部分:功能模块、控制模块和辅助模块等,有效简化电子武器系统设备的复杂程度,将不同系统接口统一化、标准化,增加舱段的扩展能力,在进行多系统换装时,由于采用通用化的基座和标准化的接口,能够快速有效的换装,缩短工期,减少费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到舰船总体设计中,舰船模块化设计技术,主要用于舰船总体综合布置,可实现舰船的模块化功能区域划分、系统设备的模块化安装运行。
背景技术
随着新装备技术的飞跃发展,舰船在整个使用期内至少需进行现代化改装3~4次,由于我国舰船常规设计方法的制约,导致舰艇的现代化改装的施工量非常庞大复杂,既耗费时间,又代价昂贵。
舰船模块化技术使得舰艇平台的研制从武器装备的制约中解脱出来,两者可以平行独立地进行,有利于降低风险,加快了舰艇研制的进度,使同一平台可满足使用方多种用途要求;另外,采用模块化技术建造的舰艇由于采用了大量的模块以及标准的接口,在舰艇现代化改装时只需更换相应的功能模块而不必对舰艇平台进行较大的改动。这样既能根据海军部门的使用要求,换装现代化的武器电子设备,又因改装工程规模的减小和改装工期的缩短大幅降低现代化改装的费用。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的舰船功能舱段,为实现舰船的模块化功能区域划分、系统设备的快速安装提供有效的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的舰船功能舱段,将系统划分为功能模块(设备主体和附属设备等)、控制模块(操作控制设备等) 和辅助模块(供电设备、信息接口设备等),明确各个模块接口界面,设置通用化的基座安装功能模块,控制模块和辅助模块在功能舱段内相应位置安装,从而在限定功能舱段内实现整个系统功能,并能够实现多系统的快速换装。
功能模块:分为设备主体和附属设备(机柜、显控台等)2部分,设备主体安装在通用基座上方,基座安装在功能舱段的上甲板,功能模块附属设备(机柜、显控台等)安装在功能舱段内部第一层;
控制模块安装在功能舱段内部第二层,主要安装操作控制设备;
辅助模块安装在功能舱段内部第二层,设置标准型的能源接口模块和标准化信息接口装置
通用基座是设备主体和功能舱段之间的连接结构,采用按标准化模块基脚整合基脚的形状,按换装模块中最小的基脚为面板单位,整合后的基座面板能够承载最大基脚的设备载荷。
附图说明
图1为功能舱段示意图。图中主要设备信息如下:设备主体(1)、通用基座(2)、第一层功能舱段(3)、第一层功能舱段(4)、3个功能模块(5、6、7)、辅助模块8、控制模块9、辅助模块(10)。
图2为能源接口模块示意图。
图3为甲板开口示意图。
图4为通用基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功能舱段示意图,功能模块、控制模块和辅助模块统一布置在尺寸为5.5×11×2h(L×B×H)的功能区内(h为甲板高度,2h约为4.8m)。整个功能舱段由上到下分为4部分,设备主体(1)、通用基座(2)、第一层功能舱段(3)、第一层功能舱段(4)。
由于不同系统设备的需求不同,第一层功能舱段为功能模块安装区,预留3个功能模块(5、6、7)安装空间;功能模块分为设备主体和附属设备2部分,设备主体1安装在功能模块上方,附属设备(机柜、显控台等)安装在3个功能模块(5、6、7)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未经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36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橡胶-惯容器的船舶护舷装置
- 下一篇:远程控制深海作业运载打捞浮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