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藜麦病虫害发病率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23371.1 | 申请日: | 2019-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9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吴夏蕊;时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绿峰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A01G13/00;A01C21/00;A01C1/08;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戴仕琴;刘湘舟 |
地址: | 753000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病率 病虫害 种植 收割 农田生态系统 农药使用量 优质农家肥 安全系数 灌溉管理 含量控制 田间管理 温度稳定 种子包衣 自然通风 抗药性 晾干 追肥 土壤水 籽粒 除草 土层 变黄 除虫 茎秆 害虫 叶片 整地 施肥 播种 牲畜 优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藜麦病虫害发病率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播种及整地施肥:土层温度稳定为10℃左右,土壤水含量控制15%‑20%每亩施2500~3000斤左右的优质农家肥或牲畜类;种子包衣,自然通风晾干;田间管理:包括除草、除虫、中耕、追肥和灌溉管理;收割:当藜麦叶片变黄,叶大多脱落,茎秆开始变干,籽粒干硬进行收割。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降低藜麦病虫害发病率的种植方法,通过优化种植工艺,降低农药使用量,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有效降低藜麦病虫害发病率,增加藜麦产量,同时对农田生态系统破坏小,产品安全系数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降低藜麦病虫害发病率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藜麦,原产地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的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和秘鲁,其分类属藜科,双子叶植物。植株呈扫帚状,株高一般为1 .5~2 .0m,最高的可达到3米左右,根系属浅根系,序状花序,主梢和侧枝都结籽,自花授粉。种子为圆形药片状,直径约1 .5~2mm左右,大小与小米差不多,比小米轻,千粒重1 .4g~3g,目前,由于藜麦的种植技术落后,使得藜麦种植时一直受到病虫害的影响,为此我们提供一种降低藜麦病虫害发病率的种植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藜麦病虫害发病率的种植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低藜麦病虫害发病率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
冬灌前耕翻土地,可将部分地老虎成、幼虫翻至地表,使其风干、冻死或被天敌捕食、机械杀伤,防效明显;种植前铲除田埂变、路边、水渠边杂草;
2)施肥:
每亩施2500~3000斤左右的优质农家肥或牲畜类腐熟的有机肥,防止招引成虫飞入田块产卵,减少将幼虫和卵带入土地;
3)播种:种子用包衣机将种子与吡虫啉进行拌种可以有效预防地下虫害;
播种时将行距控制在50-60公分,株距控制30~40公分、播种深度控制在1-2厘米左右;
4)田间管理:
包括除草、除虫、中耕、追肥和灌溉管理;藜麦苗长到10公分后可以结合间苗开始第一次锄草,藜麦长到约50公分以上再需锄草1-2次;
6)常见病虫害的预防及控制;
7)收割:
当藜麦叶变黄变红,叶大多脱落,茎秆变干,籽粒干硬进行收割。
优选的,所述常见病虫害的预防及控制的方法,包括下列方法:
(1)金龟子:苗期防控:播种前,采用辛硫磷、克百威等拌沙土均匀洒到田里,防治小地老虎、蛴螬、金龟子等地下害虫。生长期防控:生长期间,进行2 次病虫害防控,第1 次在7月上旬,第2 次在7 月下旬。用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和甲氰菊酯等,每亩用量70~90mL,加水稀释1000~1500 倍,有效防治螟虫、蚜虫等害虫;
(2)蚜虫:用48%毒死蜱乳油按种子重量0.3%拌种或40%辛硫磷按种子量0.2%拌种,4到6小时之后,再撒入田中,可有效防治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还可以防治苗期的蚜虫、红蜘蛛、灰飞虱等。发现虫害后用药:用草木灰按1:5的比例加水浸泡24小时后滤出,喷洒叶片,每隔7~8天喷洒1次,连喷3次。在开花前、后可用1.8%阿维菌素3500倍液、或 40%吡虫啉水溶剂 1500~2000 倍液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绿峰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夏绿峰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33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